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熊过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5-08-06 18:14:418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 #一年级# 导语】《小熊过桥》是一首极富儿童情趣和的小诗,它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凝练生动,韵律和谐优美。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熊过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熊过桥》原文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向前走,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熊过桥》教案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首饶有情趣的儿童叙事诗。写的是小熊过桥的经历。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诗中的小动物几乎就是儿童身边的小伙伴。读起来很容易唤起儿童的生活回忆,激起儿童的情绪体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上要着重于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写“不、心、鸟、叫、出、巴”6个字。了解象声词“哇哇”“哗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熊“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每组发信封,信封里装苹果生字卡,黑板上画苹果树,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拿出每组信封里的经苹果,自由读苹果上的生字。

 2、老师读拼音,学生将苹果贴到黑板上的苹果树上,全班齐读两遍。

 3、师画小熊。小熊要过桥去摘苹果,我们帮忙把桥搭好。引出要写的字。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心”“鸟”。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义

 (一)通过读,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展示第一课时的。学习成果,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3、小熊过桥开始有点害怕,你从课文中哪里儿知道的?

 (出示句子: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4、小熊是在谁的鼓励下,勇敢过桥的。生说师画鲤鱼。

 5、学生找到鲤鱼说的话,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小熊在你们的鼓励下勇敢地过了桥,你们为它高兴吗?谁能把最后这句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二)通过读,体会象声词

 1、当小熊害怕时,鲤鱼是在鼓励他,而乌鸦和流水表现呢?师画乌鸦、流水。课件出示句子,比较句式,体会哇哇、哗哗等象声词。

 2、生说知道的其他象声词。

 3、生仿说句子。

 三、熟读成诵

 1、引导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2、师范读

 3、分男女生比读

 4、看板书试背课文

 5、小组自由演背课文

 6、小组上台演背课文,全班演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害怕的时候?平时都怕什么?

 2、今天我们学了《小熊过桥》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熊过桥》教学反思

 在上一周的集体备课中,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关于《小熊过桥》的教学设计研讨活动。以她为中心发言人,我们就活动重难点的`确定、突破策略以及活动环节的设计展开了深入、充分的讨论,也让我们每个大班组的教师对本节教学活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执教前,我们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准备:背景图、故事视频、动物图片等材料的共享。有了这些材料的辅助,孩子们的兴趣也更为浓厚、学习的形式和途径也更为广了。

 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活动的重点儿歌的学习相对是比较容易的,通过倾听、看图讲述、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儿歌的学习。孩子们基本都能理解故事、背述故事。在难点“小熊心情变化”的突破过程中,孩子们对“乌鸦的嘲笑”、“流水的鼓励”能够较为容易的理解,也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案例分析,但是从口头表达转化到行为的一致性上还是有待我们长期引导和鼓励。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