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怎么来的
最佳答案
这个故事是讲,刘邦打天下时,萧何把韩信引荐给刘邦,使他从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变成了大将军,帮汉室打下了大半江山,刘邦立韩信为齐王。建立汉朝后,又是因为萧何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帮刘邦诛灭韩信。
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谋,是天下无双的军事家。但在项羽手下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就投到刘邦麾下。起初,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大失所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在接触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了。汉军将士不愿在蜀中久驻,思念家乡,开小差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天,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刘邦打。刘邦正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说:“这还了得!我正要与他商议军中大事,怎么他也逃走了!”当下派人去找萧何。一连两天也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刘邦坐立不安。再说萧何为追韩信,不辞辛苦,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还没追着韩信。正想下马休息一下,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萧何顿时抖擞精神,快马加鞭,大声喊着:“韩将军!韩将军!”他策马赶到河边,气喘吁吁地下了马,气呼呼地说:“韩将军,咱们总算一见如故,够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韩信仍不吭声。萧何又说了一大堆劝他回去的话。这时候,滕公夏侯婴也策马赶到;两个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只好跟着他们回去。到了第三天,三人才回到南郑。萧何去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又惊又怒,说道:“你为什么也想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问他:“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刘邦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容易得到,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到底准备怎么样?”刘邦说:“我当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困闷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能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刘邦下决心说:“就依着丞相,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叫他做将军,他还得走。”“那拜他为大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很好。”刘邦当时就让萧何去召韩信来,马上就拜他为大将军。萧何直率地说:“大王平时太不注重礼仪了。拜大将军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似的叫他来就来。大王真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先得命人造起一座拜将台,选个好日子,大王还得沐浴更衣,亲自戒斋,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能听从大将军的指挥,就像听从大王的指挥一样。”刘邦说:“好吧,我都听你的,请你去办吧。”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历史故事的由来。 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豨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