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说的是什么?

2025-08-08 12:57:40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隔岸观火,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旁边看着别人争斗,不参与其中,却期待着对方两败俱伤。这与“坐山观虎斗”和“黄鹤楼上看翻船”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敌方内部矛盾激化、相互倾轧,甚至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时,采取静止不动的态度,让他们自相残杀,力量逐渐削弱,甚至自行瓦解,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在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后,其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彼此争斗不休。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率军进击乌桓,将其击败。随后,袁氏兄弟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请求曹操趁机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却笑言无需动兵,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首级送来。曹操随即班师回许昌,静观局势。

公孙康得知袁氏兄弟投奔,心中存疑。袁家父子素有夺取辽东的野心,如今投奔实为无奈之举。公孙康若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又恐得罪曹操。然而,若曹操进攻辽东,收留二袁则可共同抵御。当公孙康得知曹操已撤兵许昌,无进攻之意时,决定收容二袁有害无益,遂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

曹操对此表示欣慰,笑道:“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若我们急于用兵,反而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