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对直译的定义?

2025-08-12 17:23:3211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钱钟书认为所谓直译,即原文与译文词汇一一对应,由此完成语意表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是翻译领域的高深技巧,既充分尊重原作的词语组织和逻辑顺序,又能让读者明了文意。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时,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本既要忠实于原著,又不能让读者有在读译本的感觉。也就是说在阅读外文书籍时,尽管我们的大脑自主转换了语言,但是并不感到语言的陌生。

✩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金岳霖有次碰到一句成语“吃一堑,长一智”,不知怎么翻译是好,便请教钱钟书。钟书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

A fall into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对仗工整,押韵也很巧妙;形音义俱备,令人叫绝。

✩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时,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同时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

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 比如这一句:

原文:Life is from want to want, not from enjoyment to enjoyment.

钱钟书译文:人生乃缺憾续缺憾,而非享受接享受。

原文和译文契合的天衣无缝,同时又各有千秋,堪为各自语言下朗朗上口、含义隽永的至理名言。

钱钟书与杨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