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朱敦儒词作鉴赏
最佳答案
朱敦儒的词作,如《念奴娇》和《月宫传说》,以其奇幻的月夜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药的质疑和对人间奢华的批判。词人通过月宫之梦,追求超脱尘世的清静。另一首词作在靖康之变后,以离愁别绪揭示亡国之悲,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如战乱导致的亲人离散和音信断绝,充满了深切的忧虑和悲痛。
《樵歌》反映了金兵南下时的国难和个人离乡之痛,词中呼唤英雄,反思历史教训,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临江仙》和《水调歌头》展现了词人对家国不幸的感慨,既有深沉的悲愤,又有超脱的旷达,通过纪行展现出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寄寓深沉的报国之情。
乐之场的曲子融入古人事迹,既有游春欢畅的豪情,又有家国变故后的沉重。《鹧鸪天》和《临江仙》中的禅意探讨,既同情李师师的命运,又反思人生哲理,强调自我反省。朱敦儒的词作,无论是对李师师的同情还是对北宋灭亡的感慨,都充满了哲理和深沉的情感。
朱敦儒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享受,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消极态度。他以散文入词,表现了对人生短促的领悟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在《鹧鸪天》中,他以山水郎的形象,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鄙视。而《好事近·渔父词》则描绘了一幅渔父生活的宁静画面,体现了他的超脱与独立。
扩展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