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2025-10-10 20:25:3311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第一章 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准则

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等级划分如下:

依据工程规模和特征,结合岩土工程问题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工程重要性可分为三个等级。

场地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地基复杂程度也分为三个等级。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第二节 勘察阶段

勘察阶段的划分基于设计阶段的需求,各阶段的勘察目的、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不同勘察对象的划分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初勘)、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详勘)和施工勘察。

第三节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内容和要求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调查、勘探、测试和已有资料,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地层结构、地下水类型与分布、岩土体工程性状、地基与基础设计建议、施工过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要求包括:了解工程结构特点、荷载组合、场地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岩土材料的特性、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对于理论依据不足的情况可进行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

(二)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评价的基础,主要分析工程选址的适宜性与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

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采用解析法、图解法或数值法,包括岩土体变形性状、强度稳定性、岩土压力分布与传递、临界状态判定等问题。

第四节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一)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指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和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适用于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性评估。

设计表达式包括结构重要性系数、抗力设计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安全系数按比例尺选取。

(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结构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规定限值状态,适用于岩土体变形、承载力、动力反应、涌水量等评估。

设计表达式包括上部结构传至地基的荷载组合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土强度参数等。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

第一节 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和要求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用于详细观察和描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并按精度要求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反映。

测绘范围应包括建设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比例尺选择应符合工程需求,精度要求则涉及图幅精确度。

观测点和线布置需满足一定数量要求,尽量利用天然露头,合理配置观测点。

第二节 测绘的准备工作

(一) 资料搜集与研究

搜集区域地质资料、遥感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地震资料、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以及建筑经验等。

(二) 踏勘

现场踏勘前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以了解地质情况,合理布置观测点和观察路线。

踏勘方法包括按固定路线进行踏勘、选择露头良好地段制作野外地质剖面、访问洪水淹没范围等。

(三) 编制测绘纲要

测绘纲要为勘察工作的依据,内容包括工程任务、测区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概况、工作量、人员组织、设备计划、工作计划及提交资料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