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月百家讲坛观后感

2025-10-10 20:40:02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鲍鹏山)】

 第一讲 圣人的成长

 孔子是非常伟大的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凡人,他有 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七情六欲。既然这样,我们看孔子的时候需要带着两颗心:带着“恭敬心”我们 去看孔子的伟大,然后你发现他可敬;带着平常心,我们去看孔子的平凡,然后你会觉得孔子的可爱。

 第二讲 孔子的大学

 查尔斯.麦瑞(美国学者)统计:“越是水平高的学校,学生的兴趣就越抽象,越没用。”孔子能对礼仪这样抽象的意义发生兴趣,一定是智商极高之人。

 孟子讲孔子做委吏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做乘田的时候“牛羊茁壮长,而已矣”。“眼高手低”:眼界要高,做事情要脚踏实地。

 大学就是“学大”,学着让你大起来;就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培养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大学之道不是就业,不是成功,大学之道是成人。追求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人的大小。

 孔子评价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第三讲 三十而立

 孔子私学的培养目标:价值的承担者,文化的传承者,社会的管理者。

 孔子讲《诗经》:兴观群怨。兴:把人培养成有情怀的人,把人培养成有性情的、有热情的、有温度的 人(情感教育);观:把人培养成有洞察力、有观察力、有判断力的人(理智教育);群:把人培养成 有群体意识,有公共意识的人(道德教育);怨:把一个人培养成能够坚持自己独立见解,能够对社会进行批判,并且善于批判,在融入集体的同时,能够保持一己独立的人。(个性教育)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正直是人的生门,邪恶是死门,在死门中是侥幸,做人要正派。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当老师一定要教人走正道,一定要教人做一个正派人,这是一个底线。

 第四讲 问学老子

 老子提醒孔子:人生不仅要懂得进,还要懂得退;不仅要直行,有时候还要迂回;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愚拙;不仅要懂得坚持,还要学会放弃;不仅要坚定,有时候还要灵活”

 《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而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有一些东西,只要 你没有了就会幸福:没有过多的欲望、不良的欲望、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的欲望,没有很多庸俗的想法 ,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可能真是幸福--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第五讲 流亡齐国”主要通过几个典故介绍了鲁国和齐国的政治,格言警局不多。

 第六讲 四十不惑

 一个人的境界,不是看他的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的认知能力有多强;知识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宽度,而在于它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它能够深入的深度。

 孔子“不惑”的含义:1.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2.对这个世界上的林林总总、光怪陆离都能够做出价值判断。

 读书是用来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的。知识的可贵,不在于面有多大;知识的可贵,在于它能否形成我们的判断力。我们读完论语,能不能像孔子一样,学会对事物做判断,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件事物除了事实判断外,我们还要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就是你这种判断会带来什么样的道德后果。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地方看出了潜在的巨大的危险,这就是价值判断力 。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