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用来形容什么

2025-10-11 19:25:01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剑拔弩张,汉语成语,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一、拼音

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二、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释义:所以当其他将领率领大军赶至时,大批兵士都拔出剑,弓也上弦,形势十分紧张。

三、例句

1、两帮黑社会人物准备打斗,正在剑拔弩张之际,警察突至,把他们一网打尽。

2、双方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公安干警及时赶到,才制止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械斗。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箭在弦上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释义:也说矢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常与“不可不发”“不得不发”连用。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翻译:弓箭已经拉好弦了,一定要发射。

二、反义词:

引而不发 [ yǐn ér bù fā ] 

释义: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做出跃跃欲射的姿势,以便让人学习,体会射箭的技能。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

出处:先秦·孟子《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翻译: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术,张满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跃跃欲试的状态来加以引导。他能不难不易地在恰到好处的中道上站立指导别人,这样,学习的人就能紧紧追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