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IUPAC有机物命名法顺反异构体
最佳答案
在有机化学中,对环状化合物的命名有两种主要方法:顺式和反式命名,以及Z,E命名法。
顺式命名法主要应用于环状化合物。如果在环状结构中,相同或相似的原子或基团位于同一侧,我们称之为顺式;反之,如果它们位于环的两侧,那么就是反式。这种命名方式强调了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位置上的相对关系。
对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我们采用Z,E命名法。在这个体系中,比较双键两端的基团大小非常重要。根据次序规则,较大的基团倾向于位于同一侧,称为Z;较小的基团则在另一侧,称为E。次序规则具体如下:
优先考虑原子序数,如I>Br>Cl>S>P>F>O>N>C>H,未共享电子对视为最小。
如果基团中的原子是同位素,质量较大的优先,如D>H。
如果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就依次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子。
在基团选择上,Z优先于E,R优先于S。
通过Z,E命名法,我们能够清晰地描述双键两端基团的排列顺序,这对于理解和描述这些化合物的性质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