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高分求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全表
最佳答案
4月14日,《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北京发布。
本次报告的年度主题为:“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主题报告中从价值体系、功能体系和要素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探讨其地位及成因,建议其对策。根据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是香港,深圳和上海紧随其后。
一、价值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500个城市中的位置
1、中国城市竞争力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城市名列榜首,科技中心位居前列;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排名靠前。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26)、上海(41)、深圳(64)、北京(66)、澳门(78)、台北(112)、广州(130)、中山(216)、苏州(218)、杭州(222)。
2、中国城市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进入城市时代,世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中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人口规模大。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上海(2)、北京(4)、深圳(18)、重庆(23)、香港(26)、天津(29)、广州(33)、南京(38)、沈阳(40)、武汉(42)。
3、中国城市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国:个别城市排名靠前,两级分化明显。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7)、上海(12)、北京(23)、深圳(36)、广州(39)、天津(59)、台北(65)、重庆(87)、佛山(95)、杭州(98)。
4、中国城市人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分布崎岖不平,差异巨大;中国:总体排名落后,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179)、香港(182)、台北(207)、新竹(223)、高雄(229)、基隆(240)、台中(242)、台南(248)、深圳(261)、广州(263)。
5、中国城市地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空间分布崎岖不平,区域与层次不分明;中国:港澳台城市排名靠前,大陆城市排名靠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4)、香港(46)、台北(57)、高雄(80)、台中(159)、新竹(192)、台南(210)、深圳(227)、基隆(232)、长沙(256)。
6、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西欧、北美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亚洲一些城市成为增长的中心,非洲一些城市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球。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包头(2)、呼和浩特(3)、烟台(4)、东莞(5)、中山(7)、惠州(8)、潍坊(9)、芜湖(10)、威海(12)、合肥(13)。
7、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北美、欧洲和东亚较高,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最低;中国:整体排名落后,沿海城市好于中西部城市。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173)、澳门(200)、台北(211)、新竹(226)、高雄(230)、基隆(238)、台中(240)、台南(248)、无锡(262)、上海(268)。
8、中国城市专利申请数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发达国家主要城市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城市异军突起;中国: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个别城市迅速崛起。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深圳(33)、上海(47)、北京(56)、中山(108)、台北(129)、广州(169)、南京(199)、杭州(203)、成都(209)、天津(210)。
9、中国城市就业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转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最高,发达国家城市稍弱,落后地区较低;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泉州(5)、深圳(9)、惠州(10)、威海(11)、北京(14)、东莞(17)、珠海(22)、温州(26)、潍坊(28)、广州(29)。
10、中国城市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城市经济控制力差异巨大,跨国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十分明显;中国:五大城市经济控制能力强,其他城市普遍较弱。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3)、北京(7)、上海(8)、台北(17)、广州(63)、深圳(102)、成都(115)、高雄(172)、天津(191)、澳门(194)。
香港居首北京跌出前三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008年是中国城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同时,继续加快发展的非凡之年。与沸腾的城市同行,在持续进行的理论、计量、案例和主题研究中,报告又获得了重要进展和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部分,提出了“地均GDP及其增长是测度城市竞争力的适合指标”的重要假设,构造了更为简练的城市竞争力计量模型。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香港在多个竞争力排行榜均名列榜首,力压北京和上海,继续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榜单上排名首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鄂尔多斯、河源、清远(三个城市并列)、铁岭、辽源、海拉尔、营口、通化、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台南。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海口、亳州、鄂尔多斯、基隆、台北、成都、高雄、三亚、延安。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澳门、台南。
生活质量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澳门、深圳、北京、台北、克拉玛依、厦门、马鞍山、新竹。
从总体来看,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变,环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四大区域分享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垄断城市体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发展空间;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内蒙古城市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内地省份江苏最高;产业层次普遍不高,资源型城市相对较差。
在总体比较的基础上,报告分别对6大区域和22个省区城市进行比较发现: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报告对全国51个重点城市的十二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杭州、南京、重庆、天津。
资本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杭州、天津、澳门、南京。
科学技术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长沙、武汉、广州、成都、重庆。
结构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佛山、澳门、台州。
基础设施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青岛、天津、澳门、大连、厦门;
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长春、澳门、沈阳。
环境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
文化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
制度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中山、佛山、苏州、无锡、东莞、扬州、常州、珠海、澳门。
政府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澳门、苏州、青岛、无锡、常州、深圳、扬州。
企业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佛山、中山、香港、扬州、无锡、唐山、上海、合肥、成都、苏州。
开放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苏州、东莞、珠海、青岛、厦门、上海、北京、大连。
武汉将成长江中游中心城市
中国未来十大城市群
1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
2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
包括:沙漠大部、江苏大部、安徽部分地区
3珠三角
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4山东半岛
中心城市:济南、青岛
包括:辽宁大部
5辽中南
中心城市:沈阳、大连
包括:辽宁大部
6中原
中心城市:郑州、洛阳
包括:河南部分城市
7海峡西岸
中心城市:福州、厦门
包括:福建部分城市
8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
包括:湖北大部和河南省信阳、江西省九江、湖南省岳阳
9川渝中心城市:重庆
包括:四川大部
10关中中心城市:西安
包括:陕西部分城市
一个城市好多快省创造财富的能力,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昨天,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进入前20名的地级市分别有苏州、无锡、佛山和东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博士提醒,珠三角城市要进入全球前列,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或者专注某一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如科技水平。
地理纵深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
倪鹏飞表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资源、创造产品、占领市场,多、快、好、省、优地创造财富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根据这一定义,建立一个框架,即:城市综合竞争力=F(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利用中国293个城市2007年截面数据和2004~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
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增长、效率、效益、结构、就业和质量六个方面,通过使用非线性加权的方法,运用客观数据对中国200个城市竞争绩效进行计量。
省区城市竞争力广东排第五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金字塔形城市体系。294个城市中,已形成了以50强为核心,50~150名为中坚,150~294名为基础的高中低相称的城市体系;以及已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先导,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
而在省区城市竞争力方面,广东名列第五。前四甲分别是台湾、江苏、浙江、山东。倪鹏飞介绍,在省区比较,去掉了4个直辖市和2个特区。同时,拥有5个以上地级市的省份纳入比较视野,因此去掉了海南、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和宁夏6个省份。这是因为城市太少的省份将影响省区的竞争力基尼系数和省区城市竞争力指数,从而影响可比性。
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名
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集中表现。该报告认为:人均GDP和地均GDP均可以较准确地表达城市的综合生产率。
在排名中,台北、香港和高雄进入经济效率竞争力前3强,其余前10名依次是: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和台南。内地前3强,除东营是资源型城市外,深圳和东莞都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再次体现了珠三角的实力。GDP总量上中国城市处于全球中等水平,最好的香港在全球排名第7.此外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加上51~100名间的5个城,中国城市的前10名都进入了全球前100名。
广州与佛山:制度和企业管理差距最为突出
广州和佛山的解释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13位,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各项一级指标可以看出,广州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综合区位、文化和开放竞争力8项指标上明显高于佛山,而佛山在环境、制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竞争力这4项指标上高于广州,说明广州在综合实力上仍明显强于佛山。
这两个城市在资本、综合区位、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指标上的差距最为突出,其中在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上,佛山分别排在第3和第1名,而广州则分别排在第28和第35名;在资本和综合区位竞争力上,广州分列第5和第4名,而佛山则位于第32和第30名。
尽管广州和佛山这两个城市在解释竞争力和各项一级指标上均有较明显的差别,但是两者在一些指标上仍然存在着相似之处。在结构竞争力中,广州和佛山分别排在第4和第8名,说明它们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健全经济体系方面表现突出。在环境和政府管理竞争力这两项二级指标上,两者的排名都较为落后。
佛山在制度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两项指标上表现突出,分列第3和第1名,注重产权保护和个体经济决策的自由度,市场经济与法制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对企业的审批和行政管制较少,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广佛经济圈”的建立应该是两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人才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将会提高佛山企业发
苏州与东莞:前者政府管理竞争力领先
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苏州位居前10,排名第9,东莞落后苏州10位,排名第19.从竞争力解释指标分析,两市之间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差异。其一,综合区位竞争力的差距,苏州排名第18位,而东莞排名第40位。其二,苏州的政府管理竞争力很强,排名第5位,东莞则要落后很多,排名第23位。总的来说,12项竞争力解释指标上,东莞除了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排名领先于苏州之外,其他10项指标都落后于苏州。除了在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名上东莞位于后半部分外,其他11项竞争力解释指标排名中,苏州和东莞都处于中上游水平。两个城市有诸多势均力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项指标上:开放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苏州分别位居第3、4、1位,东莞也不差,分别位列第4、6、5位。相比东莞而言,苏州的劣势在于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22位,而东莞则位居第14位;优势则在于综合区位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18、10位,东莞分别名列第40、23位。
深圳与香港:具有极大相似性
香港和深圳的解释竞争力分列第1和第2名,且12项一级指标上有8项指标的差距都在10名之内。在12项一级指标的排名中,香港有10项均高于深圳,而深圳只在文化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两项指标上略高于香港。其中香港在人才、资本、结构、综合区位、制度、政府管理和开放竞争力7项指标上均高居榜首,剩下的5项指标也均排在前8名。
在文化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上,香港仅比深圳分别略低1名和6名,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无论在局部还是整体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香港和深圳在综合竞争力中分列第1、2名,在12个一级指标上,香港全部位于前10名,而深圳都位于前21名,说明两者在综合实力和各分项指标上均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两者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和开放竞争力六项一级指标上均排在前5名,且差距很小,说明在这几个方面两个城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香港和深圳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大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如金融、电子产业等。
香港和深圳的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两名,且各项一级指标都排在52个城市的前列。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两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
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
“2009《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相关排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城市竞争力基尼系数由小到大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河北、台湾、河南、浙江、江苏、湖南、辽宁、山东、吉林、山西。
(基尼系数: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
名词解释
城市综合竞争力
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由中国城市经济的定位所决定,城市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中的竞争者,而更是区域经济活动及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不是打垮国内其他的城市竞争对手,而是以其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去吸引各种经济资源,吸引其他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周边地区,构筑有效的经济协作体系,实现一种竞争协作,并且主要以协作为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