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三江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最佳答案
1.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处,是由长期构造下陷和三江泥沙堆积形成的低洼平坦的平原。
2. 该平原被横亘的中部完达山脉分为南北两部:北部是沼泽化低平原,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也称为狭义的三江平原或合江平原;南部是由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共同形成的冲积一湖积沼泽化平原,面积约为8800平方公里,也称为穆棱一兴凯平原。
3. 合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小兴安岭支脉青黑山,南为完达山支脉分水岗,东为完达山主脉那丹哈达岭。
4. 三江平原因其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于夏秋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且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导致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水体、沼泽化植被和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5. 该区域的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为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主要湿生和沼生植物包括小叶章、沼柳、苔草和芦苇等,其中苔草沼泽分布最广。
6. 三江平原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其中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7. 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荒”,其草甸、沼泽和森林一望无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开垦后,建立了许多大型国营农场,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8. 然而,大规模开垦也导致该区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早涝灾害频发,风害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
9. 未来,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以防涝为主,涝旱兼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并建立沼泽景观和珍禽、名贵鱼种的自然保护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