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为什么人有体温?
最佳答案
简单地说,体温就是人体的温度。但是,实际上人体各个部位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身体表面的温度就比身体内部的温度要低一些。通常,我们把由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身体的表层(外周)组织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身体表层的温度在不同的部位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容易依环境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的多少而改变。
当环境温度为23℃时,手部皮肤温度一般为30℃,躯干的温度为32℃,脚的温度为27℃,而额部的温度则可以达到33℃~34℃。一般规律为,四肢末梢的皮肤温度最低,越靠近躯干和头部的皮肤温度越高。在寒冷的环境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四肢末梢(手、脚、耳等)的皮肤温度降低最明显,而头部的温度变化一般比较小。
当气温升高到32℃以上时,身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差别会逐渐变小。在身体内部,如脑、心、肺、肝、肾等器官,它们的温度就会比体表的温度要高一些。我们把身体内部的温度称为深温度。机体的深部温度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要小一些。因此,身体的深部温度也相对比较稳定。严格地说,生理学意义上的体温,是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采用测量口腔、直肠或腋窝的温度来反映体温的情况。但是,由于人体状况不同,这些测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直肠温度一般比较接近深部温度,但是它常会受到下肢温度的影响。当下肢寒冷时,下肢回流到髂静脉的血液温度比较低,这样就会降低直肠的温度;口腔(舌下)的平均温度比直肠的温度在低一些,容易受到呼吸、进食和饮水等因素的影响;腋窝的平均温度比口腔还要低一些,由于腋窝不是一个密闭的体腔,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测量姿势和出汗等因素的影响,使测量的温度出现误差,所以在测定腋窝的温度时,腋窝中不能有汗,而且上臂要紧贴胸廓形成人工体腔,这样机体深部的温度才能逐渐地传导过来。因此,除了上述要求以外,在测量腋窝温度时,应至少等待5分钟才能达到稳定值。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体温。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体温呢?在体内,任何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热能,但是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光能、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人体所能利用的惟一热能来源是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断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能和其他能。所释放出的热能,用来维持身体的温度并向体外散发;其他能量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以备人体作用。在人体中,最主要的高能磷酸键化合物是三磷酸腺苷(ATP)。人体利用三磷酸腺苷合成各种细胞组成成分、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其他的一些物质;细胞则利用三磷酸腺苷来进行各种离子或其他一些物质的运转,维持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所形成的势能;肌肉则利用三磷酸腺苷所载荷的动能来进行舒张和收缩,从而完成各种机械功。这些能量除了一部分为骨骼肌运动后转变为机械功以外,其他能量最终又都会转变为热量。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摄入的食物(营养物质)最低绝大部分都会转变为热量。在生物体内,热量是“最低级”的能量形式,它既不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又不能为人体所利用,也不能用来做功,但是,热量是维持体温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人体的体温就是来源于我们日常吃的食物(营养物质)所蕴藏的热能。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