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最佳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台,旨在规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减少相关纠纷,保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该法规定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的防治原则,强调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3. 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法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规划,并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需对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并执行改善目标和任务。
4. 法律明确了考核机制,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考核,并将结果公开。
5.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监督管理。
6.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7. 企业和生产经营者需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污染,并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公民应提高环保意识,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履行环保义务。
8. 法律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要求,要求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
9. 标准制定后,应在其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并定期评估,适时修订。
10. 产品和燃油的质量标准制定,需明确环保要求,并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衔接。
11.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城市需编制限期达标规划,并向社会公开,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 城市人民政府需定期报告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13.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体现了对当前大气环境污染严峻形势的应对,以及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14. 该法自1987年通过以来,经历了1995年、2000年、2024年的三次修订,反映了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重视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