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你赞同吗?为什么?
最佳答案
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我赞同。但现阶段的条件并不成熟。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义务教育,简单说就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要完成的教育。如果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家长必须送子女入学,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十二年教育,否则是违法的。
一、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积极意义
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质量,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意义十分重大。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目前尚不具备,或者说大部分地区尚不具备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能力和条件
1.实行义务教育的前提是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尚未得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量还比较低,距普及还有较大差距。以我县为例,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有9000多人,几所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约为5000人,到本县及县外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足2000人
也就是说每年约有2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无缘高中阶段教育,只能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近几年,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在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一方面在消除高中学校大班额。就现有条件说,消除大班额势必影响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计划的缩减必然影响高中教育的普及。
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新建普通高中学校或扩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再就是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但毫无疑问,这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实现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差不多。一些职业教育搞的比较好的省份,普及程度相对高一些,但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当前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为时尚早。
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必须入校学习,在高中阶段教育尚未得到普及的情况下,实施高中义务教育还不现实现阶段,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就读高中阶段学校的费用并非无力承受,何况目前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又是那么大,费用不是影响高中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导致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早早踏入社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初中毕业早早外出挣钱。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是现有高中学校规模有限,不可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入学就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容纳学生就读的学校和学位。在现有学位严重短缺、大班额尚无力化解的情况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任重道远。
就我县高中教育来说,目前高中学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还不能得到解决,何来普及高中教育。如果现在就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那么适龄儿童、少年将被强制入学,试问让他们去何处就读呢?因此,要想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就需要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前提是有足够学生就读的学校和学位。综上所述,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意义虽然重大,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但是,现阶段并无实施的现实条件。建议有条件地区先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