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一心目中的孔乙已

2025-02-14 16:21:11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既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压迫,也揭示了他自身可怜又可笑的性格。他“站着喝酒”,显示了他没有资格像那些穿长衫的富人一样“坐喝”,但他却始终不愿脱下那件破旧的长衫,表现出他对虚幻的“高人一等”身份的执着。

2. 孔乙己的“之乎者也”的谈吐,他的“窃书不算偷”的谬论,以及他对“我”炫耀“学识”的陶醉,都显示出他对读书人“身份”的疯狂追求。这种追求源于几十年的教育,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深植他的心中。然而,他读了一辈子书,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这决定了他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

3. 长期为科举考试而读书的生活使他变得无力,他的力量已经不足以让他加入“短衣帮”。他成了人们的笑柄,他的笑话反映了他在鲁镇的微不足道的地位,人们对他的轻蔑,以及他悲剧性的一生:考场失意、贫困潦倒、受尽欺凌、悲惨死去。

4. 孔乙己虽然屡次在现实中碰壁,受到人们的嘲笑和嘲弄,但他却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和平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对“高人一等”的追求使他失去对社会和生活的抗争能力,使他更容易被推向社会的最底层,但那“高人一等”的“精神胜利法”却是他唯一的心灵避难所。

5. 孔乙己虽然贫困潦倒,却想保持读书人的姿态,他善良而无能,可怜又可气,是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他原是读书人,却因未能考取秀才而沦落潦倒。他的断腿象征着他的地位已经卑下到被人忽视的地步。他的破烂长衫是他忘记不了读书人、君子高尚身份的内在意识的标志。

6. 孔乙己的脸上常常带着伤痕,这些新旧的疤痕包含了社会的残酷和他自己好吃懒做的性格。他在酒店里,品行比别人都好,老实,从不拖欠。他的叹息,除了因为了解到自己的卑下,成为众人轻视、嘲笑、欺凌、侮辱的对象,也悲叹年青一代居然也参与进入以他人的耻辱和痛苦为快乐的群众队伍。

7. 孔乙己没有官职和经济地位,只是作为一个一文不名的读书人而置身于人们面前,这样,他头脑中确实储存的知识的权威性也就受到了质疑。这一无情的现实铸成了不得不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寂寞”。

8. 在孔乙己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千百年来无数堕落文人的共性:死啃书本,迷于科举,动辄满口孔孟经典,实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命不凡而清高不已,只能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孔乙己与《儒林外史》中“中举发疯”的范进,何其相似乃尔!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