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的拼音和笔顺

2025-02-17 12:16:49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墙的拼音是qiáng,笔顺是横、竖、提、横、竖、点、撇、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墙的具体介绍:

墙(拼音:qi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啬和爿构成,意思是筑墙把谷物保存起来。“爿”也表音。本义指用土石或木板筑成的屏障。2024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24”活动启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通过监测语料库,推荐国际字“火、墙、商”。

墙的说文解字介绍:

墙字的甲骨文由“啬(sè)”和“爿(pán)”两部分组成。“啬”的古字形像藏谷于廪,作形旁,点明了筑墙保护的对象;“爿”作为声符,指示读音。有人认为,“爿”字兼有表意作用,它与中国古代的一种筑墙技术——版筑有关。

爿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构筑墙体用的夯土夹板。它由立柱、板头、拉绳组成。筑土墙时,把两块木板并列排在一起,左右相夹,使木板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然后再在板外,用木柱把两块木板衬住,往里倒进泥土,用杵捣实,泥土凝固后,把木板、木柱拆除,一座土墙就筑好了。

啬和“爿”两部分合起来会筑起围屏来收芷粮食之意。墙指用砖石土木等砌成的房屋园囿之界域。墙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同。籀文或将“啬”上改二“禾”为“来”,来为麦,与禾义类相通。战国秦简文字“啬”之下部“㐭”变形。

篆文字形与战国文字相近,只是将变形的,而为楷书之所本。《说文解字》另收有二籀文,一从二禾,一从二来。从二禾者,与甲、金文构形同意;从二来者,则与秦系文字构形同意。后为了表明质地,又将表意的“爿”旁改为“土”,因为最早的墙都是垒土而筑。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