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2025-02-19 20:15:13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起初只是好奇书名《玫瑰与教育》。翻开书页,才知道“玫瑰”是窦桂梅老师的网名,书中记录了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以情动人,娓娓道来的文字中,流淌着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以及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阅读《玫瑰与教育》,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记录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的所作、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成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创新实践,并善于积累总结。她努力突破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探索性地上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让我飞翔的是书”,窦桂梅说到,她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书籍。书籍使她变得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

书中写到了她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为人处事的观点,以及在日本的见闻和对一些书的读后感,很有见地。这些与她爱思考的习惯息息相关。她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值得借鉴的东西,有敏锐的洞察力。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心中盛满阳光”,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眼因多流泪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的意义就变了。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开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

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作为小学教师,我应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我挺喜欢她的人和她的书,读的感觉像春天。看文章知道她经常是深夜才眠,甚至凌晨两点,这应该是因为乐趣,是对教育不懈的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