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
最佳答案
【人生观】指人的在生存活动对于其人生目的和意义。是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及目标、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的具体行为模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1、人生目的就是指人终生一切行为活动的终极目的。
——其包含着(终生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的主体范围的友爱信仰、最大限度地实现关于自己个人利益的终极目标和其他主体的终极目标的原则和友爱次序的友爱信仰。人生目的存在正确性问题和合理性问题。
——2、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以及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俗地来说就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对待自身所持或好或坏的判断及其据此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3、人生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指其存在对于自身的意义,即:能否承担建设自身生活的责任,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来满足自身对精神及物质的需求,获取独立的社会化人格。
——人的社会价值则指其存在对于社会的意义,即:能否以自身的有用性(知识、技能)参与社会的精神、物质建设活动,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向社会交换生存所需生活资料,成为社会进步参与者。
——同时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前提,人只有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提供有用性)才能据此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
——个人只有获得社会的认可后才能实现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生价值的价值量大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及实现程度来决定。是否与社会总理想目标相一致、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做出了多大贡献,决定社会成员个体的贡献大小。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与抉择,也是人们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是人、事、物反映在个人认知中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人的价值观是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与主观性的个人观念。是个人在置身环境中发展形成的,是其生存环境的文化信仰、生活习俗、社会阶层打上的意识烙印,这种意识烙印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民族、阶层、地域的人们之间、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之间反映在对待同一事物上的观感、立场的差别上。在人群社会里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在面对群体利益选择时人们往往采取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裁决。
——但是人是具有高度理性的动物,利益是第一性的,面对重大决策时一定是要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因而即便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也能通过理性的利益交换、妥协和调节,实现有坚持亦有权变、求同存异的共赢局面。
——所谓朋友就是有共同利益链接起来的同盟者,但不一定是价值观一致的同路人。所以懂得利益分享、交换与妥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