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卤化机理是什么?
最佳答案
初中我们判断一个反应的原则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高中更进一步,有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有机物一般是C、H、N、O等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共价键如何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息息相关。这里不妨用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举例,谈谈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取代反应是一种链式反应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在光照条件下,一当量的氯气分子发生均裂反应,形成了2个氯自由基,此过程称为链引发阶段;氯自由基电负性大,反应活性高,结合甲烷的氢原子生成氯化氢和碳碳自由基,碳自由基继续和氯分子反应,继续生成高活性的氯自由基和产物氯甲烷,此过程得到了氯取代产物,同时也生成了能够继续反应的氯自由基,这过程为链增长阶段。最后氯自由基结合成氯分子不在为非作歹,其他自由基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变成了稳定分子,没有新的自由基产生,达到链终止阶段。
溴化氢的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是一类亲电加成反应(本文后面会提及这个类反应)一般是符合马氏规则的(Markovnikov principle),但是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的是反马氏产物。笔者以过氧化合物催化氢溴酸与不对称烯烃加成为例,讨论其反应机理。
与自由基取代反应类似,自由基加成反应也经历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过氧化物在此反应过程中起到了链引发剂的作用。烷氧基结合溴化氢的氢原子,得到高活性的溴自由基,溴自由基“横冲直撞”进攻不对称烯烃得到了碳自由基,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有生成伯碳自由基和叔碳自由基2种方式,由于叔碳自由基比伯碳自由基更稳定,向叔碳自由基的转化的倾向更大。最后溴自由基相遇形成稳定溴分子,其他自由基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形成稳定的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基反应一般释放能量,而且反应速度很快。
协同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只有键变化的过渡态,成键和断键同时发生,没有活性中间体生成。协同反应也称为分子型反应,其特点是一步反应,有一个环状过渡态。协同反应从不拈花惹草,条件专一,受光和热影响,其反应速率很少受到溶剂极性、酸碱催化剂、自由基引发剂抑制剂影响。
这里不妨以Name Reaction中的Diels-Alder反应谈谈其反应机理。Diels-Alder反应是指含有一个活泼的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称为亲双烯体)与共轭二烯烃(双烯体)发生1,4加成,生成稳定的环状化合物。
反应时,双烯体和亲双烯体彼此靠近,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环状的过渡态,然后逐渐转化为分子。相互作用时,一般是双烯体的HOMO的电子流入亲双烯体的LUMO形成过渡态,稳定后即为产物。
Diels-Alder反应是一类高效的成环反应,在有机合成里面用的颇多。
离子型反应是共价键异裂导致的,键断裂时原成键的一对电子为某一原子或基团所占有。由于一般离子的稳定性比自由基高得多,所以反应类型也很多花样。从上文mind map中可以看到离子反应是占大块的,主要占有机反应的90%。离子反应分为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这两种反应可以都细分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首先说说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的区别吧,这两大反应是根据进攻试剂的种类而分的。进攻试剂分为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 轨道或者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亲电试剂大多数是带有正电荷的,容易结合底物的负电部分,发生亲电反应。常见的亲电子试剂有阳离子(如H+ 和 NO2+)、 极性分子(如卤化氢、 卤代烃、 酰卤和羰基化合物)、可极化中电性分子(如Cl2 和 Br2)、 氧化剂以及某些Lewis酸(如 BH3 和 DIBAL)亲核试剂一般含有孤对的电子,通常带负电荷或者是Lewis碱,亲核试剂的负电部分能够进攻底物的正电部分而发生亲核反应。常见的亲核试剂HO-、RO-、CN-、X-、 H2O、NH3和ROH等。
亲电取代反应,是亲电试剂进攻化合物负电部分,取代其它基团的化学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的底物主要是芳香环(一般是苯环或者有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具体反应机理为亲电试剂的正电性部分先和芳香形成π络合物,然后再转化为σ络合物,由催化剂或路易斯碱拔去质子氢回到芳环结构。苯环上常见的亲电取代反应有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付克烷基化反应、付克酰基化反应和氯甲基化反应。下图是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这里我们以苯的溴化反应为实例,分析其反应机理。在催化剂三溴化铁的作用下,溴分子极化,其中溴正离子与苯形成络合物,脱去一质子氢回到苯环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付克烷基化反应,亲电试剂会生成碳正离子,可能会发生重排,得到的取代产物可能不是预想的结果。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