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的妙处:吟诵与弦诵的妙处

2025-03-14 10:32:227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关键词 读书 吟诵 弦诵

高声朗诵 密咏恬吟 吟哦

《曾国藩家训》:“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这和我们平时说的“熟读唐诗300首,不会成诗也会吟”的道理一样。依字行腔 依意行调,平长仄短,入短韵长。此为读法。

汉字与汉语之美:意美感心;音美感耳,;形美感目。

关于朗诵有助于锻炼筋肉、有利于写作,朱光潜在《谈美》中也曾有论述:“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要看自己的诗文的气是否顺畅,也要吟哦才行,因为吟哦时喉舌间所习得的习惯动作就可以再现出来。”因此他认为“气”就是一种筋肉技巧。

多朗诵还能培养语感,领悟到作者丰富的情感。韩愈说过:“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朱晦庵曾经评价:“韩昌黎、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学。”所以从前古文家教人作文最重朗诵。

这是记载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这当中描述鲁迅(1881-1936年)先生童年时期的授业恩师寿镜吾先生的‘朗读’法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俑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你看这里有朗读两个字。这里的读书、朗读、念书皆指代同一个意象。

这里的~~是什么意思呢?

“呢”、“噫”、“嗬”又是什么意思呢?

关键寿镜吾老师朗读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微笑起来”。这又是为何呢?

这就是朗读的妙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