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拈连修辞手法
最佳答案
拈连修辞手法:是指利用上下文语义关系,把通常只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运用在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式。
在语法上和甲事物搭配的词语,本来不能和乙事物搭配,搭配之后,虽然不合事理,但依靠上下文语境,往往能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
细说修辞格
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适用于本来不适用于该词语的后一事物。前一事物称为本体,后一事物称拈体,把两个事物拈连起来的词语称为拈词。拈词和本体的组合是合乎常规的,而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是超越常规的,即一种变体。
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1.拈连要贴切自然。不能单纯注意字面上的联系,主要应从内容方面考虑,才能“拈”得自然,“连”得贴切。
2.拈连要注意甲乙两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的理解。
拓展知识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63大类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