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感言怎么写

2025-03-18 16:39:397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参赛感言怎么写【1】

 关键是你写给谁,不过不管写给谁,真诚都是最重要的,大概可以这么写;

 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获得奖项时候的心理变化,

 从喜悦、感激到更多的思考,表达出自己获得奖项的开心与感激,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得这样一次奖项,自己真实的成长与收获(可以是作文写作上的,或者具体学习生活方面的,

 也可以是之前获奖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上的深化). 首先是:刚刚知道得奖的感受;(这里主要是描写自己刚开始的喜悦与感激,开头可以写的有现场感一些,

 最好能够联系上你获奖作文的主题,不知道你的作文内容,如果收获要和作文内容挂钩这里需要有伏笔就更好了,可以设计一下.) 然后:喜悦与感激过后的思考;

 最后:通过思考而获得的收获.

 参赛感言范文【2】

 经过海事附中的复赛和决赛,我终于又一次站在领奖台上。

 此时此刻,感慨颇多。

 比赛一轮接一轮,一切终于结束。

 一直自信应该进入总决赛,但真的没有想到能得特等奖。

 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梦想,也算是给育明高中争来了一个小小的荣誉。

 首先,我要感谢英语组的长虹老师,晓娜老师,还有韩非老师。

 长虹老师忙前忙后为我争取了比赛名额,给予了我这次弥足珍贵机会。

 晓娜老师还有韩非老师一直陪我比完了两场比赛,为我加油鼓劲。

 难怪其他学校的选手听说我有老师陪着嫉妒地说你真幸福。

 哎,谁叫我是育明这个团结上进而又温暖的集体中的一员呢?

 现在回首那一个星期马不停蹄的准备,心中升腾起一阵蓦然的温暖与幸福。

 尤记得晓娜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的听我背稿,又从网上下来海量问题与我练习即兴演讲这部分的比赛项目,让我在走上舞台时心中满溢着无比的自信。

 尤记得临赛前同学们澄澈的祝福,让我坚实而坦然地走好了每一步。

 同时,我还要谢谢一直伴着我走过九年英语学习历程的我的母亲。

 是她的严格要求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从cctv英语演讲大赛的省优胜奖,到未来被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再到枫叶杯初中组金奖,从全国奥林匹克英语小学组全国二等奖,到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组大连市第一名全国一等奖,到如今海附杯特等奖,都有她不可磨灭的功劳。

 遥想来,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

 小时候,在外面学英语。

 她担心我一个人在学校会害怕,会被人欺负(我从来都是和比我大很多的同学一起上课),她便舍弃悠闲周末的时光,整个下午泡在外语学校里,经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

 现在想来,心里总是有点酸涩的怅然,不知不觉又红了眼圈。

 甚至可以说,没有母亲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今天的辉煌。

 换个话题把。

 谈到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我想说积累足够的词汇量是最重要的。

 词汇量大的英语学习者一般听说读写译每一项都很出色,词汇量小的人怎么听,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译都很难有实质性的飞跃。

 总有人问学英语有什么窍门,我回忆过去的路,想到的只有认认真真的学习和踏踏实实的慢慢进步。

 更多的人问学英语有什么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是随时叩问自己现在的方法有效吗,自己在进步吗。

 如果付出了汗水而没有收获果实,那就说明方法需要调整。

 我不想明确的描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应为我觉得大家应该各有不同的最适方法。

 但是方法永远只是形式,汗水才是真金子。

 最好的学生应该是既刻苦,又知道有效得刻苦的人。

 最后再一次感谢在这次比赛中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家长。

 同时祝愿所有的同学们在各科学习中能青云缓步共升平,无愧于育明人这一光荣的称号。

 谢谢。

 参赛感言怎文【3】

 我是08级英语专业的林美岑。

 这次有幸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福建赛区拿到一等奖。

 借此机会,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说起英语,可能很多同学都不得不轻叹:“想说爱你不容易。

 ”确实,还是那句老话,学习英语(包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无捷径可寻的。

 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想要把英语学好,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那么,如何“坚持”?这还要因人而异,以自己的情况而定,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首先,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语音。

 没错,有些老师告诉你,和老外只要能沟通就行,语音不那么重要。

 但是,我们总希望能做得更好一些不是吗?发音,决定了很多其它方面,比如你的听力,还有你的口语。

 对很多同学来说,有一口好的发音,确实不那么容易,毕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平常说话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

 但是,如果真心想说一口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还是有方法的。

 建议同学们平时可以做“影子练习”,即下载BBC或者VOA的新闻(当然,其它材料也可以,比如名人演讲),然后跟读。

 间隔一两秒,跟着音频读,长时间坚持,便有效。

 如果音标掌握得不好,建议先上网看视频,学习音标的正确发音方法。

 其次,说说听力吧。

 刚才说过了,听力和语音是相连的。

 因为发音不正确,所以导致单词听不懂,这是很难免的。

 听力也一样,只能通过长期坚持听,才有效果,短期内是看不到的。

 听力材料非常广泛,尤其是现在我们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网上的英语听力资源数不胜数。

 建议同学们平常可以听BBC或VOA新闻,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先听VOA的慢速新闻,而且可以顺便跟读练习发音,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

 听力建议精听和泛听结合。

 所谓精听,即认真听一篇听力广播,比如VOA新闻。

 听第一遍不明白大意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要继续听第二遍,直到听到有些明白了,开始看文本,找出不会的单词,做好记录,然后再听,直到听懂每个单词。

 所谓泛听,就是平常看看美剧、英剧、电影,或是看一些英语节目,听一听英语的Podcast(播客),保持对英语的敏锐度。

 另外,谈谈阅读吧。

 通常中国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比口语和听力要好。

 我平时主要喜欢看一些报刊,国外国内的都有,比如《经济学人》、《纽约时报》以及《中国日报》。

 看报刊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外国人写作的表达和思维方式,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时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开拓眼界,了解世界格局变化,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喜欢阅读英语小说。

 图书馆里关于英语的小说是很齐全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资源。

 最后,说说口语。

 相信口语是许多同学的软肋,我也一样。

 因为英语在我们国家只是作为第二门外语来学习,所以并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

 这导致我们平时学到的很多英语可谓是“花瓶英语”,即看着能懂其意,可实际不会用。

 但是“用不上”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说得太少,以致于学到的东西都成了消极的,没有被激发成积极的,说白了没法被使用,比如我们学到的词汇以及一些句式。

 关于这个我也一直在探索,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和讲英语的外国人交谈。

 通过和他们交谈,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地道的方言,会减少自己的“中式英语”表达。

 一般太正式的句子只能用在写作上。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这种资源,那我们就只能好好利用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

 比如电影、电视剧、各类英语节目等等,都是很好的自学地道口语的材料,但重要的一点是,看的时候要留心台词里的口语表达,而不是走马观花,看了就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