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2025-03-20 12:49:57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导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