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体是什么意思?

2025-03-27 10:36:54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超导体是一种在特定低温条件下,电阻完全消失的材料。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首次观察到汞在液氦冷却至4.2K时表现出超导性。超导材料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类,尽管“高温”对常人来说仍是极低的温度。超导体的独特性质还包括抗磁性,即磁场会被排斥。科学家们不断突破,从低温合金如铌锗合金,到1986年发现的具有35K临界超导温度的氧化物,再到后来的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不断提高,液氮和液氢的“温度壁垒”相继被超越。

高温超导体具有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利于其在工业界的广泛利用。尽管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已有16年,但对其机制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描述不完整,普遍现象的确认也面临挑战。1991年至2008年间,科学家们通过中子散射技术,发现磁共振模式在高温超导体中的普遍存在,并揭示了可能的电子配对机制。尤其是Tl2Ba2CuO6+δ单铜氧层的研究,为解决长期困惑提供了关键证据。

20世纪80年代是超导材料研究的高峰期,有机、陶瓷金属氧化物、YBCO(钇铋铜氧)等超导体相继被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进展。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不断刷新,从液氮温度以上到接近绝对零度,显示了超导研究的广阔前景。中国科学家也在高温超导体领域取得了突破,如镧氧铁砷化合物的超导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新型超导材料的可能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