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苏轼创作的《永遇乐》背后有什么趣闻?
最佳答案
苏轼知守徐州时,曾在唐朝已故尚书张建封的爱妓盼盼居住过的燕子楼投宿,梦见盼盼,遂填写《永遇乐》一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刚一脱稿,城里便传唱开了。苏轼觉得奇怪,便询问歌者从何处学来,歌女告诉他是从一个兵士那里听来的。苏轼又去询问那个兵士。兵士告诉他:“前夜宿张建封庙,听见有人唱这首词,记下来传出去的。”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苏轼词的喜爱,每当他有一首新词脱稿,很快便会传唱开来。即或如某些人说的那样,苏轼的词“多不协律”、“以诗入词”,也没有影响人们对苏词的喜爱与传唱。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