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仪式名词解释

2025-05-12 12:12:35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祭灶是传统节日习俗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进行。每家每户在灶间都会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尊称这尊神为“凯禅握灶君司命”,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通常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在除夕当天,百姓会重新请灶神下降,他们通常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