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注释译文
最佳答案
在长江北岸的扬子津,有一个名叫校书的官职,它的掌管者在唐代负责校对书籍。这里的扬子,象征着一个重要的渡口,与瓜州相邻。
此刻,一位朋友即将离开,他深情地与元大告别,"去"字背后是离别的不舍与沉重。"亲爱"一词,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的船轻轻启程,"泛泛"的江面如同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
这艘船的目的地是洛阳,"归棹"从扬子津出发,沿着古代繁忙的运河,驶向繁华的北方城市。"残钟"句描绘了船行中回望广陵,只听见破晓的钟声从远方的林间传来,那是广陵,古扬州,与他们的旅程相映成趣。
在这样的离别场景中,"此"处的分别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他们期待着"还"来的重逢,但何时何地,却如同江上的小舟,"沿洄"的路径不由自主,充满了生活的起伏与变数。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画面,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人生的起伏就像江水,不由自主,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扩展资料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由送友启程到舟行江上,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面看似平淡,内蕴却是含蓄深厚,于景象描写中揭示出人生哲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