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原文

2025-05-26 21:24:2711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武子,字子卿。年轻时因其父任职,兄弟皆为郎官。逐渐晋升至栘中厩监。当时,汉朝连续征伐匈奴,多次派遣使者相互观察。匈奴扣留了汉朝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共十余批。匈奴使者来时,汉朝也扣留了相应的使者以保持平衡。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刚登位,担心汉朝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父亲辈。”将汉朝使者全部放回。汉武帝赞赏其义举,派遣武以中郎将身份携带符节送回在汉的匈奴使者,同时赠送厚礼给单于,回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招募了一百多名士兵和侦察兵一同前往。抵达匈奴后,放置礼物赠予单于。单于愈发傲慢,不符合汉朝的期望。

正当要派遣使者送武等人回国时,恰逢缑王与长水虞常等人在匈奴中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侄子,在投降汉朝后又随浞野侯回到匈奴。卫律所率领的投降者秘密策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当武等人到达匈奴时,虞常在汉时与副将张胜相熟,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伏弩射杀他。我母亲和弟弟在汉朝,希望得到赏赐。”张胜答应了,赠送财物给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仅阏氏和子弟在。虞常等七十多人打算起事,其中一人夜间逃走,将此事告知。单于子弟发兵与之作战。缑王等皆战死,虞常生擒。

单于派遣卫律处理此事。张胜得知后,担心之前的消息泄露,告知武此事。武说:“事态如此,这必会牵连到我。被侵犯后才死,加重了对国家的负担。”他打算自杀,张胜和常惠阻止了他。虞常最终指认出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人商议,打算杀掉汉朝使者。左伊秩訾建议:“如果谋杀单于,又如何处罚?应该全部降服。”

单于派遣卫律召见武进行审问。武对惠等人说:“屈辱国节,即使活着,有什么面目返回汉朝?”他拔出佩刀自刺。卫律大惊,亲自抱住武,疾驰召医。挖地为坑,放置微火,覆盖武在其上,踩其背以流出血液。武气绝半日,又复苏。惠等人哭泣,将其抬回营寨。单于赞赏武的气节,每日派人问候,同时拘捕了张胜。

武病情逐渐好转,单于派遣使者告知他。恰好审理虞常的案件,欲趁机降服武。在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之臣,应处死,单于招募投降者赦免其罪。”举起剑准备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武说:“副使有罪,应当相互连坐。”武说:“原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再次举起剑指向武,武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前曾背叛汉朝归附匈奴,有幸蒙受大恩,赐予王号,拥有数万军队,马匹和牲畜填满山野,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服,明日亦然。仅以身膏草野,谁还会知晓?”武未予回应。卫律说:“你因我而降服,与我结为兄弟,如今不听我的计策,之后想再见到我,还能实现吗?”武辱骂卫律:“你作为臣子和人子,不顾恩义,背叛主君背弃亲人,作为蛮夷的俘虏,为何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他人的生死,而不持公正之心,反而想要挑拨两方主君,观其祸败。南越杀害汉朝使者,屠戮为九郡;宛王杀害汉朝使者,将其头颅悬挂于北阙;朝鲜杀害汉朝使者,即时被诛灭。唯独匈奴未曾如此。若知我不投降,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将从我开始。”

卫律知晓武最终不可威逼,向单于报告。单于愈发想让武投降,于是将武囚禁于大窖中,断绝饮食。天降雨雪,武卧在雪地,嚼食野鼠和羊毛,数日不死。匈奴认为其为神迹,将武迁至北海上无人处,让他牧养羝羊,羊产奶后才能归国。将武的官属常惠等人分散安置在其他地方。

武到海上后,粮食无法送达,掘地捕捉野鼠,吃草实充饥。手持汉节牧羊,日夜操持,节旄尽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海上射猎。武能编织绳索,矫正弓弩,於靬王喜爱他,给予衣物和食物。三年多后,王病重,赐武马畜、衣服、帐篷。王死后,部众迁徙离去。那年冬天,丁令盗走了武的牛羊,武再次陷入困境。

起初,武与李陵皆为侍中,武被匈奴俘虏次年,李陵投降,不敢寻找武。许久后,单于派遣李陵至海上,为武设宴设乐,因此对武说:“单于听说我和子卿关系深厚,所以派遣我前来劝说你,真心希望与你相处。最终无法归汉,白白困于无人之地,忠义之气何在?前任长君为奉车,随至雍棫阳宫,触柱折辕,因大不敬,自刎身亡,赐钱二百万安葬。孺卿随祭祀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落驸马河中溺死,宦骑逃走,诏令孺卿追捕,未能抓到,惶恐服药而死。我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阳陵。子卿妻子年轻,听说已再嫁。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至今已十余年,生死未知。人生如朝露,为何长久自苦如此?我初投降时,精神恍惚,自责背叛汉朝,加上老母被保宫关押,子卿不愿降服,为何超越我?况且陛下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被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预测,子卿还为谁效命?希望听从我的建议,不要再多言。”武说:“我武氏父子无功德,皆得陛下栽培,位列将,爵位通侯,兄弟亲近,常愿以肝脑涂地。如今能牺牲生命效忠,即使遭受斧钺汤镬之刑,亦心甘情愿。臣事君,犹如子事父,子为父而死,深感遗憾。希望不再再说。”李陵与武饮酒数日,再次说:“子卿请听我的话。”武说:“我已自知必死。”王若要降服武,请在今日之欢后,于我面前效死。

李陵厌恶直接赐予武,使其妻赠送数十头牛羊。后李陵再次到北海上,告知武:“区脱捕捉到云中生口,说太守以下官吏和百姓皆穿白色丧服,说是皇帝驾崩。”武听闻后,向南哭泣,吐血,数月内每天哭泣。昭帝即位数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朝寻找武等人,匈奴谎称武已死。后汉朝使者再次到达匈奴,常惠请求守卫者一同前往,得以在夜晚见汉使。详细陈述往事。告知使者应向单于说天子在上林中射猎,得到雁,脚上系有绸带书信,说明武等人在荒泽中。使者大喜,依照常惠的言辞责备单于。单于看着左右,惊讶地说:“武等人确实还活着。”于是李陵设宴祝贺武,说:“如今您归国,威名扬于匈奴,功勋显赫于汉朝,即使古代竹简和画卷所记载,丹青所画,何以能超过您!我虽无能,令汉朝暂时赦免我的罪行,保全了我的老母亲,得以实现我积压已久的仇恨,希望能达成曹柯之盟,这是我昔年未曾忘记的愿望。让我的家族团聚,成为世人最大的羞辱,我还有什么牵挂呢?罢了!让子卿了解我的心意就好。异域之人,一别长绝!我起舞,歌唱道:“行万里路,过沙漠,为您统率匈奴军队。路断绝,箭矢折断,士兵亡尽,名声消散。老母已逝,虽欲报恩,又往何处?”我泪流满面,因此与您告别。单于召集武及其官属,之前投降及死亡者,共有九人随武返回。

武于始元六年春回到京师。诏令武向武帝陵园献祭,被任命为典属国,官阶中二千石,赏赐钱财二百万,公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皆被任命为中郎,每人赏赐帛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回归家乡,每人获赏钱财十万,终身享受。

武在匈奴共十九年,年轻时出使,返国时须发皆白。武回国后第二年,上官桀、其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之子男元与安有同谋,被判死刑。起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夺权力,多次向燕王提供霍光的过失,让他上书控告。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返回后才被任命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霍光独揽大权,胡作非为。及燕王等人反叛被诛杀,追查党羽,武素与桀、弘羊有旧交,屡次被燕王控告,其子又参与谋反,廷尉上奏请求逮捕武。霍光搁置此奏,免去武官职。

数年后,昭帝驾崩,武以原二千石身份参与计谋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许久后,卫将军张安世推荐武熟悉朝政惯例,出使不辱使命,先帝认为的遗言。宣帝立即召见武于宦者署,多次进见,再次担任右曹典属国。以武为著名节老臣,命他每月初一和十五朝见,尊称为祭酒,极受宠信。

武所得赏赐,全部施予兄弟和旧友,家中不留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儿子先前因事去世,皇上怜悯,问身边人:“武在匈奴久,难道有子吗?”武通过平恩侯自我陈述:“前离开匈奴时,匈奴妇人适产一子通国,有消息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给予金帛赎之。”皇上答应。后来通国随使者到达,被任命为郎。

又以武之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多岁,神爵二年病逝。

扩展资料

《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