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佳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应牢记的知识点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 兴奋: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4. 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5. 静息状态: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
6. 静息电位: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7. 兴奋状态: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
8.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9. 突触小体: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0. 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2. 语言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13. 语言中枢:位于人大脑左半球,为人脑特有
14. 语言中枢功能障碍:包括不能写字、不能看懂文字、不能讲话、不能听懂话等症状
二、应会知识点
1. 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末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
2. 传入神经:将兴奋从感受器传送到神经中枢的神经
3. 神经中枢:脑或脊髓的灰质部分,具有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4. 传出神经: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的神经
5. 效应器:传出神经的末梢和中尺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6. 神经系统(或神经元细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在动物和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直接接受刺激,是兴奋的“发源地”
7. 兴奋:简单地说,兴奋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
8. 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沿着“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而在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9. 膜离子通道: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质,当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时,通道打开,Na+快速内流,K+快速外流
10.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Na+浓度比膜外低
11. 动作电位: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后表现出来的膜电位外负内正的变化
12. 突触类型:包括轴突-轴突、轴突-树突、轴突-胞体、树突-树突等类型
13. 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14.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15. 人脑的高级功能: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分设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考]等高级功能
16. 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三、应掌握的知识点
1. 促胰液素的发现:法国学者沃泰默(Wertherimer)发现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 H. Starling)和贝利斯(W. M. Bayliss)根据沃泰默的发现假设盐酸引起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4.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5.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6.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7.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 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和细胞
四、应会知识点
1. 内分泌腺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
2. 下丘脑激素功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RH)、抗利尿激素(ADH)等
3. 垂体激素功能:包括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催乳素(PRL)等
4. 甲状腺激素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心肌收缩力等
5. 胸腺素功能:培育T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关
6. 胰岛激素功能: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
7. 肾上腺激素功能:肾上腺雄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8. 性激素的功能:促进性器官发育、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第二性征出现
9. 血糖浓度:健康人为80—120mg/dL(或0.8—1.2g/L)
10. 糖代谢:血糖来源和去路、生理功能
11. 肾脏在血糖代谢中的作用: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糖的回收、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水解
12. 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
13. 糖尿: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时,尿中有糖出现的现象
14.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不足,导致高血糖,能量供应不足,饥饿而多食,血糖升高,导致糖尿
15.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增重少
16. 尿糖测定:班氏糖定性试剂或斐林试剂检测尿中有糖
17. 糖尿病的防治:缓解或控制,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患者饮食控制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