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诗词鉴赏

2025-08-15 18:29:4810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桂枝香》这首词最为人称颂的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金陵,即今日的南京。王安石在1067年(治平四年),因改革受挫被贬为南京市长(江宁知府)。据《古今词话》记载,王安石与朋友们在深秋时节游览金陵山水,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用《桂枝香》的词牌名创作了30多首词,其中唯有他的这首词被赞为绝唱。这首词流传到苏东坡那里,苏大学士称赞道:“这老先生简直就是野狐精。”

本词题作“金陵怀古”,是视野开阔、识度高远的怀古名作。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大。以“登临送目”开头,以“画图难足”结尾,其间描绘金陵胜景,初秋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翠绿的山峰,夕阳下的帆船,彩舟与夜空相映,每一景都描绘得生动而壮丽。下片则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亡国覆辙相续的可悲历史发出感叹,并暗含伤时之慨。通过“念往昔”将思绪带回到过去,以“门外楼头”概括历代兴亡的教训,从历史长河的角度发出无限感慨。 “凭高”回应“登临”,“漫嗟”则从历史的角度发出无限的感喟。以“旧事”与“芳草”比喻自然永恒与人事的匆促,最后化用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感慨。全词意境高远,笔力清秀,将悠远的历史感喟寓托于婉转、精健的咏唱之中,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据《古今词话》,当时有三十多家文人寄调《桂枝香》,唯有王介甫的作品被赞为绝唱,东坡赞叹其为“野狐精”,并非无由。

王安石的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内容上也反映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在历史的高点,通过怀古而思今,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的不满,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这首词的艺术成就也体现在它将壮丽的景色与历史内容完美融合,自成一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称:“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虽然一生创作的词作不多,但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历史内涵,成为千古传唱的经典之作。

扩展资料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兹以王安石《临川先生歌曲》为准。双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部韵。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