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秦可卿主动还是被动
最佳答案
秦可卿和公公贾珍这间的事情,被老仆焦大醉骂过后,先病后死,留下了巨大的谜团。在爬灰的丑闻中,秦可卿究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
1.两种可能的不同依据
从美好的愿景出发,按照曹雪芹千红一窟(哭)和万艳同杯(悲)的设计,秦可卿似乎是被迫的。因为从她的婚姻情况看,丈夫贾蓉是个寻花问柳之徒,公公贾珍是一个好色之鬼,父子两人更有一个见不得人的嗜好——聚麀之诮。遇上了这样一对父子,秦可卿自然也就悲剧了。
所有的人,都祝你快乐
广告
但是从秦可卿的判词看,“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她是情身附体,是以情事为生的。在太虚幻境里,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这些似乎又表明她和贾珍之间交往,不是被动的。尤其是从脂砚斋留下的信息来看,这一点更加明显。
第十三回,在秦可卿死后的这一章节中,脂砚斋多次批注: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
从删除的篇幅和信息看,秦可卿并非病死,而是因丑事而死。曹雪芹因为听从了身边人的劝告,将秦可卿的风流韵事隐去,改写成病死。
2.曹雪芹借用巧妙两物暗示秦可卿委身于贾珍不是被动的
曹雪芹不好意思明说秦可卿在同贾珍交往中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只好用暗示的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
贾宝玉到秦可卿的卧室里午睡,看到了一些珍奇名贵之物,书中这样写的: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些物件中的一榻一帐就是暗示,因为这两样物件背后有故事、有隐喻。
寿昌公主所卧之榻的故事暗喻秦可卿的风流妖娆。寿昌公主又名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女。《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寿昌之父宋武帝刘裕出身贫寒,见梅花妆时打扮过于妖艳,就批评她改正。秦可卿所用此榻睡觉,其实是暗喻她平时打扮过于妖娆。
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这样的顶级美女,有了风流的性格,打扮的又如寿昌公主梅花妆那样妖艳,在混乱的宁国府里,想不发生绯闻是不可能的。一个风流妖娆的女子与公公发生了关系,又没有人明说她是被动的,就只能怀疑她是主动的了。
同昌公主所用连珠帐的故事暗喻了秦可卿在爬灰中的行径。同昌公主是唐懿宗和郭淑妃的女儿,从小受到宠爱,长大后嫁给新科进士韦保衡。婚后所用之物极尽奢华,用成串珍珠装饰的连珠帐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同昌公主婚后第二年莫名其妙因病而亡,韦保衡称是太医诊断不当,唐懿宗震怒,杀太医二十多人,抓太医的亲族三百人入狱。《资治通鉴》记载如下:秋,八月,乙未,同昌公主薨。上痛悼不已,杀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馀人,悉收捕其亲族三百馀人系京兆狱。韦保衡为何要把责任推给太医,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韦保衡和同昌公主之母郭淑妃在连珠帐内发生了暧昧关系,同昌公主知道后,气愤忧郁而死。
曹雪芹借用同昌公主的连珠帐,除了表示秦可卿所用之物的名贵奢华,更多的借用连珠帐内的丑事,暗示发生在秦可卿在发生丑事时,其实不是被动的。
3.秦可卿委身于贾珍究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既然秦可卿委身于贾珍不是被动的,那么她会是主动的吗?
从贾珍表现的情况看,秦可卿病重期间,他四处张罗给秦可卿找医生。家里本来己有两三个太医轮流诊治,还找到了神医张友士。秦可卿死后,自己痛哭后继无人;倾尽自己所有大办丧事,棺材还破格用了老千岁留下的。所以在同秦可卿交往中,他一定是主动的。从秦可卿的情况看,病倒之后,张友士说出了病因,开出药方,坚持用药应该有恢复的可能性,但是她却没有那样做。王熙凤来看她时,贾蓉甚至说,她的病只要能吃东西就好了,暗示她此时已经开始拒绝饮食了。秦可卿为何不求生却求死了呢?最大的原因,是她对做下的丑事忏悔。如果在同贾珍交往中,她是主动的,一定不会这样做。
贾珍主动,秦可卿不主动,两人之间又有了丑事发生,这实际说明了一种情况:秦可卿和贾珍交往,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半推半就的。在此事未公开前,两人还可维持关系,焦大骂出口后,两人关系曝光,秦可卿只能一死了之,使这件丑事从此断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