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故尤有味中尤的意思

2025-10-12 02:27:15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故","尤"在古文(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故:

1、原来。旧时的 故,旧也。——《广韵》

2、所以、因此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死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故意、存心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5、仍,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尤:

1、最优异 尤,异也。——《广雅》

2、惊异 公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尤之。——《左传》

3、责备;怪罪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过失,罪过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诗·小雅·四月》

5、尤其,更加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2. 文言文中 尤 的所有意思~

①更加: 浴雪尤清,经霜更洁.(经过了冰雪、寒霜的洗礼,更加清新、高洁。)

②责怪,指责,怨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哪里是因为过错被惩罚而被驱逐 明明是忍受着屈辱和诬蔑而死 是为晴雯惋惜和辩白)

③过失,罪过: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

④仍然: 丰韵尤存, 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陷入对爱情的沉迷里,还可以逃脱出来,而女人要是陷入爱情里,却无法逃脱了!)

⑤尤其: 容固亦有度,言尤贵有章.(仪容本来应该有标准,出言尤其贵在有章法)

3. “犹”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

1.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a kind of monkey]

犹,愑属。——《说文》。字亦作猷。

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

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

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

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注》

3. 犬子 [son of dog]

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动〉

1. 如同。好比 [like]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墨子·公输》

梁肉之与糠糟。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犹子(如同儿子);犹父(如同父亲);犹龙(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犹言(好比说;等于说);过犹不及

3. 踌躇疑惧[shilly-shally]

心犹嶑而狐疑。——《离骚》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老子》

4. 又如:犹预(犹与。犹夷。犹豫);犹犹(迟疑不决)

5. 通“猷”。谋画 [grand plan]

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

犹来无弃。——《诗·魏风·陟岵》

王犹充塞。——《荀子·议兵》

〈副〉

1. 还;仍然 [still;yet]。多用于书面语

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不说犹可,一说他反而更有意见了;此事他犹不知,何况我呢?;记忆犹新

3. 太 [too]。如:犹薄;犹厚

常用词组

1. 犹大 Yóudà

[traiter;Judas]耶稣的门徒之一。据基督教《新约·马太福音》的传说,曾接受三十块银币出卖自己老师耶稣,后泛指叛徒

2. 犹且 yóuqiě

[even] 尚且,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唐· 韩愈《师说》

3. 犹如 yóurú

[just as;like as if] 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4. 犹若 yóuruò

[still] 还仍然是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5. 犹尚 yóushàng

(1) [still;yet]∶副词。表示情况不变,可译为“仍然”、“还是”。

(2) [even]∶连词。常有“况”、“安”与之呼应,表示陪衬,以引起下文,可译为“尚且”,“还”

6. 犹太教 Yóutàijiào

[Judai *** ] 犹太人的宗教,特点是信仰上帝,并信仰信天父在希伯来经文中明确教导的使命

7. 犹太人 Yóutàirén

[Jew] 由古犹太人世代相传或历年皈依而延绵至今;尤指信奉犹太教的人

8. 犹疑 yóuyi

[hesitate] 见“犹豫”

9. 犹豫 yóuyù

[hesitate] 犹移。迟疑不决

10. 犹之 yóuzhī

[just as] 等于说“犹如”,如同;如像

见崖山犹之见分宜也。——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1. 犹自 yóuzì

[even] 尚,尚自

现在提起那件事,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12. 犹子 yóuzi

[nephew] 侄子,又称“侄女”;晚辈自称

4. “相尤”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相尤

--------------------------------------------------------------------------------

(1).互相指责。《淮南子·俶真训》:“﹝万物﹞交被天和,食於地德,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五年》:“吾闻东朝比来始更悔悟,主、后相尤。” 胡三省 注:“相尤,言相责过。”

(2).相恋。 唐 罗隐 《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诗:“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 宋 柳永 《如鱼水》词:“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

5. 【倾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翻译】

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相关习题 一.解释词语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尝)曾经 即求过人(即)就 故尤有味(故)所以 无它术:没有其它办法 二.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B ) A.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以(拿,用) B.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而(但是) C.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其(指欧阳文忠公) D.故尤有味. 尤(更加,特别) 三.句子翻译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四.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道是什么?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