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欲来能相容否翻译是什么?

2025-10-12 03:32:356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这个人想来这里住,能够容留他吗?

该句出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的《穴中人语》。

原文: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译文:

老人指引杨氏进到山洞中。鸡和狗都在叫,这是个百姓居住的地方。来到一户人家,老人说:“这个人想到这里来,能容下他么?”对老人说:“你能领进来的人,一定是善良的。我们这里凡是,穿的,吃的,家畜,丝绸,布匹之类的东西,都不归私人,都共同拥有,所以可以和平相处。

你要是想来,不要带金银珠宝,珍奇物品,需要的柴、米、肉之类的,这里都不缺。只按照人口分土地,用来耕种,养蚕,不能只吃他人的。”杨氏答应了。又告诫说:“你要是来迟了,就把洞口封了。”到了黄昏,和老人一起走了!

扩展资料:

《穴中人语》与《桃花源记》在叙述内容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生活;桃源人和穴中人既热情好客又存有戒心。

不同点:《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中大穴的。

文体不同,《桃花源记》属于序文,《穴中人语》属于笔记小说。

《昨梦录》追述北宋轶闻,书名乃以生于滑台,目睹汴都之盛,故以“昨梦”为名。所记黄河卷扫事、竹牛角事、老君庙画壁事、西北边城贮猛火油事,可补当时史事之缺。清代四库馆臣以此书为“唐人小说之末流”,仅作存目,对其学术价值的评价不甚准确。

康与之, 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人。南渡后居嘉禾。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不为用。后依附秦桧,为秦门下十客之一,被擢为台郎。桧死后,编管钦州,复送新州牢城。其词多应制之作,不免歪曲现实,粉饰太平。

代表作为《卜算子》、《玉楼春令》、《长相思》、《金菊对芙蓉》、《风流子》、《减字木兰花》、《满江红》、《忆秦娥》、《昨梦录》等。其中《长相思》写西湖胜景,在这一片湖光山色之中词人想起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九里松外偶遇骑青骢马之少年之故事,想来当年她对着这湖山胜景一定是春愁满胸、情思绵绵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