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岛栈桥的作文200字

2025-01-31 17:39:46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青岛是中国一座具有强烈欧洲风格的沿海城市,这座前德国殖民地城市,曾经是德国在华的主要海军基地。

由于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青岛很早便被选作海军基地。1885年,清延成立海军衙门,派人赴山东、河北等各海口实地勘察,选择良港建立海军基地,刘含芳等到过胶州湾,清延驻德国公使许景澄等提出在胶州湾建设海军基地的建议。

1891年5月,北洋大臣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后,与山东巡抚张曜南下到胶州湾视察,经实地勘察,深感胶州湾位置重要,遂联名上奏朝廷,建议在此建造炮台,驻军设防。6月14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了胶州湾设防。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胶澳。章高元部进驻胶澳后,修炮台、辟道路、建军营,筑造了前海大量清廷军队的移防和相关设施的建设,青岛口逐步繁荣,形成了一设防的滨海市镇。

为了方便运输补给,章高元在青岛建造栈桥。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是青岛地标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栈桥原本是码头,当时共建造两座 码头。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