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白痴、蠢猪、十三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谢谢
最佳答案
白痴:
1.一种精神幼稚病。患者智力低下,动作迟钝,轻者语言能力很低,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亦泛指智能低下、言行不合情理。 相关文献: 《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子 有兄而无慧” 晋 杜预 注:“不慧,盖世所谓白痴。” 《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清狂不惠”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清狂,如今白痴也。” 清 秦笃辉 《平书·物宜上》:“ 梁武帝 舍身佛寺,羣臣以钱一亿万奉赎,表请还宫,三请乃许。此非白痴,即儿戏耳。” 冰心 《南归》:“我宁可做一个麻木、白痴、浑噩的人,一生在安乐、卑怯、依赖的环境中过活。”
蠢猪
猪的愚蠢,主要是肉猪跟人相对而言的。古代,人们养猪的目的都是为了杀猪,提供肉类食物,所以只有肉猪而没有宠物猪;人们把猪圈养起来,喂猪吃猪食,猪一股脑地吃,吃完又睡,它不知道自己越是吃得多、越是睡得多就越快长肥,最后也就越快被宰杀。所以人们认为猪是“愚蠢”的
十三点
关于“十三点”的来由
第一种说法:
“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 牌九
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第二种说法:
“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癫癫地”。
第三种说法:
上海滩上对“十三点”另有一种“戏说”性的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
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 梁山伯身边的书童四九名字加起来也恰好是十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