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乐舞舞蹈特点

2025-02-05 20:59:256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唐代舞蹈的繁荣与丰富,是历史的瑰宝。舞蹈的种类多、形式全、分类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成熟与完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到大型群舞,舞蹈的编导水平成熟,舞蹈动作技巧体系完善。

唐代舞蹈的发展与君主、经济、政治息息相关。自唐高祖登基,宫廷舞蹈开始了改革与发展。宴享时,采用九部之乐,分为立部伎、坐部伎。其中,以“秦王破阵乐”最为著名,太宗为秦王时,破刘武周,军中作曲。可惜的是,此乐舞我国已失传,但在日本尚有保留。提到唐朝乐舞,不能不提及《霓裳羽衣舞》,由唐玄宗作曲,杨玉环表演,是在汉代《相和大曲》基础上发展而来,气势华贵辉煌。

据传,唐玄宗梦游月宫,闻仙乐,见仙女着羽衣,在神仙幻境中翩然起舞。醒来后,依据回忆记下乐曲,命贵妃杨玉环和乐舞蹈。君主的喜爱与推崇,推动了舞蹈的发展。在士族大夫和贵族阶层中,每宴游必有舞,歌舞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在歌舞艺妓的背后,是她们地位低下的命运。她们的地位低下,命运悲惨,没有尊严,完全供他人娱乐,成为佐宴之物。更令人痛心的是,她们随时都有可能因权贵的喜恶而丧失生命。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