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北宋怀才不遇出名的诗词我急需

2025-02-06 17:12:329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忍:忍心,这里有硬着心肠的意思。浮名:指虚浮的功名。浅斟(zhēn真)低唱:指与歌妓、乐工一起饮酒吟唱。斟,往杯子里倒酒。这两句大意是:忍心把虚浮的功名,换成了在歌楼妓馆中喝酒唱曲的浪漫生活。柳永是一个“才子词人”,但参加科举考试却榜上无名,落第后,他在歌楼妓馆中寻访知己,过着“偎红倚取”、“浅斟低唱”的放浪生活。他对自己的怀才不遇忿忿不平,内心是痛苦的,辛酸的。这两句就是抒情主人公的不平之鸣,反映了满腹的牢骚和酸楚。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宋·晏几道《蝶恋花》[千叶早梅]。横玉:指横吹玉笛。吹满地:指《梅花落》笛曲,暗喻落梅。无人寄:借用南朝陆凯从江南折一枝梅花寄给友人范晔的典故,这两句大意是:在横笛《梅花落》的曲子声中梅花纷纷落地,好梅枝无人折以寄远,使人长恨不已。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梅开,下片写花落。下片是:“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南江北,更有谁相比。~。”词中所写的江南江北没有什么花可与伦比的落梅,正是不合时俗的作者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小晏写梅吟志,寄托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及孤傲不群的性格。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九泉:地下极深的地方。蛰(zhé哲)龙:潜伏在地下待机飞天的龙。这两句大意是:桧树的根直插到九泉也是直的,不曾盘曲,但根在地下,人不能见,只有蛰龙才能知道。诗人认为,桧树的根和它的树干一样,也是挺直的,但根在地下,无人知晓,苏轼借此赞美王复的才能和品德表里一致,劲节不屈,只是无人了解。这是常用的借物为喻的手法,没想到在“乌台诗案”中,当时的宰相王珪竟对神宗说:“陛下龙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蛰龙,非不臣而何?”给苏轼扣上“不臣“的可怕罪名,意欲置苏轼于死地,幸亏神宗还算明白,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与朕事?”才算没治苏轼的罪。从这里可见谗佞者的可恶,文字狱的可怕。可以此描绘老树的根,或借以抒写怀才不遇无人理解的抑郁情怀。

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

宋·苏轼《鹤叹》。如寄:好像是暂时寄居在天地间。良:确实。畸(jǐ基)孤:孤独,不与众人相合。胫(jìng径):腿。阁:通“搁”。少许:很少一点。子:你。这几句大意是:我的一生实在很孤独,好像暂时在天地间寄居,三尺长的腿上放着瘦瘦的身躯,低头啄取得少一点食物就已足足有余,何至于拿我自身来博取你的欢娱!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鹤的口吻说自己处境孤苦,所求极少,不甘供人娱乐,实际上有着明显的寄托意义。可用来咏鹤,或用来抒发怀才不遇而决不随俗浮沉的心情。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