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食指人物生平
最佳答案
1948年,郭路生在山东朝城出生,其母在行军途中诞下他,因此得名路生。这位年轻的诗人自小展现出文学天赋,七岁时,他以三年级学生的身份写下他的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然而,1964年的初中升高中的失败,给年轻的郭路生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他未能如愿升学,第二天便发现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这似乎预示着生活的艰辛。1967年,他在去农大附中的路上,目睹了独特的自然景象,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鱼儿三部曲》的第一部,以此反映他对生活底层的深刻洞察。
1968年,是郭路生的创作高峰期,他创作了如《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代表作,展现了他深沉而富有力量的诗篇。1969年,他与21名北京知青一同扎根杏花村插队,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尽管生活艰辛,他却挣得了可观的收入。
1971年,郭路生在济宁入伍,以部队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然而,1973年退伍后,他陷入了抑郁,被北医三院诊断为精神分裂。在病愈后,他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但婚姻并未持久,七年后的他选择了离婚。
1976年,随着“文革”结束,郭路生的创作再次活跃起来,他以《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闻名,这部作品对陈凯歌后来的电影生涯产生了影响。1978年,他改用笔名“食指”,寓意他坚韧不屈的诗人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也不会让他人的话语影响自己的人格。
1990年,郭路生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过着简朴的生活。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他仍保持积极,1992年,他接到荷兰诗歌节和英国大学的邀请,但因健康原因未能成行。1993年,他加入了北京市作家协会,并出版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进一步确立了他的诗人地位。
1997年,郭路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作品《一代诗魂郭路生》在《华人文化世界》的刊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他的诗人生涯至此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扩展资料
食指,人体部位,就是指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手指。食指常常稍短于无名指,是人最灵活、最常用的手指。食指一词早于春秋时代的《左传》已有记载,并衍生出“食指大动”这个成语。另外著名当代诗人郭路生的笔名也叫“食指”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