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大放厥词的意思解释
最佳答案
大放厥词的释义:原意指写出很 多优美的文字。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大放厥词,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唐·韩愈《祭柳子厚文》。这则成语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后用来指大发议论。其结构为动宾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谓语,含贬义。成语出处:“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后人根据这篇文章剪裁出“大放厥词”这则成语。
成语寓意:“大放厥词”这则成语,原是韩愈赞美柳宗元的文章,意谓柳宗元文章会用词、有文采。原是褒义词,而后来转变为语感很重的贬义词,“厥词”成了“谬论”,“放”有了说、鼓吹之意。
这反映出群众对词语的认知。“大放厥词”,既然“放”,而且是“大放”,程度的加深使人们认为其后所出现的词语含有不好的意义,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感情色彩也在悄然改变。
成语故事:
柳子厚即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柳宗元和韩愈,通常被人并称为“韩柳”,要说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之所以将韩、柳并称,多半是因为两人在唐朝古文运动中所做的巨大贡献,韩愈是领头人、倡导者,柳宗元则是积极参与者。至于私交嘛,那还得从“永贞革新”谈起。
韩愈是大宦官俱文珍的人,而柳宗元则跟王伾、王叔文走得近。在“二王”的照应下,柳宗元很快坐上了礼部员外郎的位置,和刘禹锡等七人起,协助“二王”搞永贞革新。柳宗元、刘禹锡春风得意时,韩愈却被贬到广东阳山当县令。
韩愈心里不服,“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表达的就是不服气。在《永贞行》一诗中,韩愈还对柳宗元等人的升官程序提出质疑: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