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表怎么写?

2025-02-08 09:07:248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廉洁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廉洁自律也不光是不贪不沾,关键是思想正、灵魂净、心灵洁。相信只要我们把‘廉’、‘洁’二字平衡地放在心灵的天平上,那么,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的人生之路永远不会歪斜。”

 “廉洁奉公的官,受百姓敬重;洁身自好的人,受百姓爱戴。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光辉榜样,他的千古名诗《石灰吟》广为流传,这既是他一生廉洁清白的写照,又是他激励后人的醒人警句: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干事,清清白白地生活。清白便是最辉煌的人生、最美好的人生。”

 这两段是杭州市上城区中小学生在“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读书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中所写的读后感和参观感言。杭州市在上城区试点开展的“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不仅让学生们知道和明了了什么是清正廉洁,更让学生们懂得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地与古今中外无数美好的心灵接触和碰撞,达到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精神的作用。

 是的,“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就是为了让青少年们触摸古今中外美好的心灵,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进崇高。正如浙江省纪委副书记杨晓光5月18日在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举办的课题汇报观摩会上所指出的:“对未成年人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不仅是对中小学生的启蒙,也是对全社会的启蒙。”

 应该说,“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已经在广大学生——而且不仅仅是学生,还在老师、家长心里,在社会上,产生了激荡和共鸣。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杭州市正在上城区开展的“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试点。

 “‘敬廉崇洁’启蒙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曾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教授沉思片刻后回答:“幼儿园。”这一回答几乎出乎所有在场的人的意外。面对人们惊愕的表情,教授认真地说:“幼儿园教会了我人生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这样的回答是意味深长的。

 人生起步,最早接触社会的就是幼儿园和学校。也是在幼儿园和学校,幼小的心灵开始接触到人生中一些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比如,老师会在游戏和活动、教育和实践中,教导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等等。因此,青少年教育阶段也被称为“启蒙教育”。启蒙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对其日后成长至关重要。无数事实证明,从小受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将会受益终身;而幼时的教育如果被忽视或者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其负面影响也将很有可能伴随一生。

 也正是着眼于这样的战略目标,杭州市把廉洁教育进校园看做是一项具有长远和战略意义的探索。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叶明在一次调研时指出:“在中小学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2003年初召开的杭州市纪委三次全会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进校园工作作了部署。经过综合考虑,杭州市决定把试点确定在上城区。上城区为了摸索经验,又选择了8所中小学进行试点。

 “当时接下任务,确实感到难度很大。因为以前的教育对象一直是党员领导干部,再延伸也只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属进行教育,现在要拓宽到中小学生,同时在教育内容上,又与成年人截然不同,拿什么来教育中小学生?怎么个教法?这些,都让我们感觉担子很重。同时,还有人认为,反腐倡廉教育的对象主要应该是公职人员,是成年人,对成年人尚且没有教育好,却舍本逐末地去教育年轻一代,是‘大人生病,小孩吃药’,并且认为对尚未成年的孩子进行廉政教育是使他们‘未识芳草,先尝毒果’,并不合适。如此等等,我们的确感到面临着考验。”上城区纪委副书记任平对记者说。同样感到难度很大的,还有教育局。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瞿旭平也说:“中小学德育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两张皮’,当时我们确实很怕廉洁教育进校园是形式主义的一阵风。我们的想法是,既然要搞,就不能‘搞时髦’,要从教育规律出发。”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