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调试(1)

2025-02-09 17:51:588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常识

继电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切除故障,以保护电力元件免受破坏的装置。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如备自投装置、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等,用于保护整个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自动、快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避免故障蔓延,保证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二是对于电力系统的不正常运行状态,通过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等方式进行反应。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和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需具备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系统的基本常识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直接接地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通过大接地电流系统快速检测单相接地故障。经消弧线圈接地用于减少接地故障电流,电力系统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不接地方式适用于3~35kV电压等级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仍可运行,适用于特殊情况或接地电流较大的电网。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发生变化,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这些参数的差异构成不同原理的保护。

三、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

110kV线路保护通常包括光纤差动保护(主保护)、距离保护(相间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后备保护)以及其它保护。保护配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等,根据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电流、电压,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切除。

差动保护反应电流增加,距离保护反应线路阻抗减小,零序保护反应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增大。保护原理基于短路后电压、电流及阻抗的变化,实现对故障的识别与响应。

现场保护调试涉及保护装置的本体调试、光纤通道联调、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步骤。调试目的是验证保护装置逻辑正确,确保对断路器的跳闸命令准确无误。当保护装置满足这些条件,即可投入运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