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重农学派名词解释
最佳答案
重农学派又称农本主义,在经济学中指倡导国家应以农业为基础的一派思想。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法国古典经济学派。弗朗斯瓦·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法国经济学家安·罗伯特· 雅克·杜尔哥,劳恩男爵进一步发展了重农学派的理论,1765—1772年,杜邦·德·奈穆尔曾主编重农学派的杂志。
他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就以重农主义作书名。后来,这一经济学派就称为重农学派。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法国处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农业在经济上占有很大优势。
但是,法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先后实行牺牲农业发展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使农业遭到破坏而陷入困境,于是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重视农业的重农主义经济学说,重农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秩序论。
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上帝制定的自然秩序,而政策、法令等是人为秩序。只有适应自然秩序,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
观点主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重农主义者指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
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