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产品经理懂点技术:几种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最佳答案
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OO)方法和CASE方法。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SSA&D),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一种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由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及最终用户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进行。开发过程分为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系统实施阶段和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结构化方法特点包括自顶向下整体性分析与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用户至上、深入调查研究和严格区分工作阶段等。另外,结构化方法开发过程工程化,适用于用户需求定义清晰、管理决策结构化程度高的系统。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与结构化方法不同,首先基于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通过反复修改以实现用户最终系统需求。原型应具备实际可行、具有最终系统基本特征和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的特点。原型分为抛弃型原型和进化型原型。抛弃型原型在系统实现后废弃不用,而进化型原型从目标系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修改和追加功能过程逐渐丰富,演化成最终系统。原型法对用户需求动态响应,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同步进行,无明显界限和分工。适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用户更易接受。但若用户配合不当,盲目修改,会拖延开发过程。
面向对象(OO)方法以模拟人类思维方式出发,尽量使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接近客观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将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对象,认为计算机程序结构应与问题一致,而不是与分析或开发方法一致。面向对象分析通过识别问题域内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起问题域的正确模型。需求陈述包括问题范围、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及应用环境等,应描述用户需求而非解决问题方法。面向对象分析过程按照建立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定义服务的顺序进行。
CASE方法即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程序生成技术等工具简化系统开发过程。CASE工具分为高级CASE工具和低级CASE工具,前者用于绘制企业模型及规定应用要求,后者用于生成实际程序代码。CASE工具可提高系统分析和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包括应用生成程序、前端开发自动化、配置和管理及生命周期分析工具等技术。CASE方法通过专门工具实现系统开发过程,解决从客观世界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它使结构化方法更实用,自动检测提高软件质量,支持原型化方法和OO方法,简化管理和维护,加速系统开发,使开发者从繁琐工作解放,实现软件重复使用,统一标准化文档,加快软件功能完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