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最佳答案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在自然灾害事故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构建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师生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的影响,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校园内因强降温、洪灾、旱灾、地震、冰雹及暴雨(雪)等自然灾害因素导致的路面结冰、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紧急情况而制定的救援方案。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校园救灾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升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灾害报告网络,实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开展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实行统一管理。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预防、指挥、协调和处理。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迅速反应,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五、组织管理
校园设立以校长为首的自然灾害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园预防工作的落实。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校园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责任制、组织宣传演练、检查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师生安全疏散、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和请求协助等。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加强领导和管理,将预防工作纳入校园目标考核,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2)定期对校舍、设施、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增加投入,加固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设施。
(5)规范用电用火,确保消防安全。
(6)进行自救逃生知识培训和演练。
(7)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和使用规范。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3)不隐瞒、缓报、谎报,确保信息真实性。
(4)设立举报制度,鼓励师生报告安全隐患。
八、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确保师生安全。
(1)发出紧急撤离信号。
(2)停止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安全撤离,班主任确保所有学生撤离后自己再离开。
(3)保持秩序,互相帮助,确保安全撤离。
(4)开放所有通道,确保撤离通道畅通。
(5)发生火灾时,立即报告并拨打紧急电话,组织人员撤离。
(6)发生漏水危及安全时,切断电源(消防用水除外)。
(7)组织指挥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执行应急任务。
(8)保护现场,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九、责任追究
校园校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负总责。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