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轩记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2025-02-12 07:07:19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句子是: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这句话意思是: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何陋轩记》明代时期王守仁的作品。文中“陋室不陋”体现有很多,比如:住处有处竹木花草相伴;给“何陋轩”添置琴编图史;与游学读书人往来,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

扩展资料

何陋轩记的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统军征战。

王守仁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一般称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的文学成就很高,但往往被其事功、哲学所掩盖。《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尊经阁记》、《象祠记》。《四库全书》中有评论曰:“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