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时辰很重要,古代结婚为什么都是选择在晚上?
最佳答案
婚姻是人生头等大事,从古至今人们对婚礼特别看重,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特定的婚礼制度,很多习俗保留至今,比如大婚时着红色礼服,大宴宾客,喝合卮酒(现在叫交杯酒),闹洞房等等。不过,古代婚礼有一个特别之处和现在不同。今人婚礼吉时多是选在上午,会在中午开席之前结束拜堂仪式。然而古人婚礼却不是这样,他们会选择在黄昏时行礼。古代时候,“婚礼"又写作“昏礼”,表示特定的黄昏之时。那么古人为何选在天色已暗的傍晚呢?
黄昏为吉时。古代人信仰五行学说和阴阳之道,他们认为男子属阳,女子属阴,而黄昏之时正是阴阳交替之时,符合夫妇之道,所以将黄昏定为吉祥的时辰。两个陌生的男女结为夫妇,不但要让两个家庭满意,更要符合天意,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婚姻才能美满而长久。
黄昏时行礼与古代抢婚习俗有关。母系氏族时,女性地位崇高,男性地位低下,所以男子是要“嫁”到女方家里去的。而到了父系社会,男性的优势完全显露出来,又变成女子出嫁去男子家里。而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产生了抢婚这样一种婚姻制度。抢婚顾名思义,不是双方自愿的行为,通常是男性一方单方面看好女方,然后组织人手去女方家里抢亲,是通过暴力手段强制的婚礼,是一种比较野蛮的模式,弄不好可能还会流血受伤,所以抢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光天化日明目张胆去抢人风险太大,太引人注意,会引起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提高抢婚的成功率,他们选择把时间定在晚上。所谓“夜黑风高夜,正是动手时。”因此抢婚的习俗也影响了婚礼举行的时间。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