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小时不识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的题目叫什么?
最佳答案
“小时不识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诗的题目叫《古朗月行》。下面带大家回忆一下原诗的内容,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原文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译文
小时候因为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猜想它是天宫里的明镜,飞到青蓝色的云端。
月亮初升,先看到神仙露出两只脚,然后才见圆月中桂树的样子。陪伴嫦娥的小白兔,一直在忙着捣药。真想问问它,药捣成以后是给谁吃的呢?
3、注释
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乐府《杂曲歌辞》里原有的题目,李白在这里借用古典的题目,所以称为“古朗月行”。全诗共十六句,这里节录的是前八句。
②呼作:叫做。
③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这里用来比喻月亮又圆又大。
④疑:怀疑。
⑤瑶台: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⑥青:蓝色。
⑦仙人垂两足:古代神话说,当月亮初升时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然后逐渐看到仙人的全貌。
⑧桂树:传说月亮里面有桂树。
⑨何:多么。
⑩团团:圆圆的形状。
⑪白兔捣药: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里面有白兔在桂树下捣药。
⑫问言:就是问,言是助词,没有意义。
⑬与谁餐:给谁吃。
4、赏析
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先写自己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展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与对大自然的可爱幻想。
然后,诗人运用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具体写月亮中的仙人、桂树、玉兔,构成神奇瑰丽的意境,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后的问句,恰切地表达了儿童幼稚、好奇的心理,更添了一番童趣。
5、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