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我国的诗歌发展史是怎样的
最佳答案
1、《诗经》:作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305篇诗歌,根据音乐特性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楚国凭借其独特文化基础,加之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及其追随者如宋玉等人创造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它发展了诗歌形式,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局,引入了三、四言至五、七言的新样式。在创作手法上,楚辞汲取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为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3、汉赋: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诗歌出现了一种新形式——汉乐府民歌。现存的汉乐府民歌共有100多首,其中许多采用五言形式。这些民歌后来受到文人的模仿,成为魏晋时代的主要诗歌形式。
4、唐诗: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是诗歌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涌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传颂。唐代诗人可分为山水田园诗人,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以及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5、宋词:经历了唐诗的高峰后,宋诗另辟蹊径,达到了与唐诗比肩的文学高度。唐诗以情感的迸发和文辞的华美为特点,而宋诗则以理趣见长,通过平淡的诗句展现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北宋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南宋则有陆游等天才诗人,以其辩才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成为宋诗的佼佼者。同时,还有杨万里等闲适自然的诗人,以及南宋末年的江湖诗人群。
6、元曲:元代文学中,元曲独树一帜,成为文学的主导形式。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是杂剧曲辞,而散曲则是新兴的诗体,与诗、词并列。
7、现代诗: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现代文学诞生。胡适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新诗不拘泥于传统格律,以白话文入诗,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等诗人是其创作主力。新诗早期代表作品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诗歌的起源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源于劳动生产、男女之情、原始宗教等。诗歌、歌曲与乐舞原本融为一体,后来各自发展。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从歌曲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诗经》标志着我国音乐文学的成熟,而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的诗歌都是中国丰富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