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土壤层分为什么土什么土

2025-02-19 18:46:028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土壤里的物质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固体部分、液体部分和气体部分。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壤层次的详细介绍

发育良好且未经扰动的土壤剖面大致可分三层。最上层是表土层,又称淋溶层(A层);第二层是心土层,又称淀积层(B层),第三层是底土层,又称母质层(C层),有时为潜育层(如沼泽土、草甸土的潜育层)。另外,山地土壤在母质层之下多为母岩层(D层)。

表土层的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肥力较高。耕作土壤的表土层,又可分为上表土层与下表土层。上表土层又称耕作层,为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层,其肥力、耕性和生产性能最好;下表土层包括犁底层和心土层的最上部分(又称半熟化层)。

表土层的作用是生长植物,为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表土层有机质丰富,这层土壤里植物根系最密集。

心土层位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左右深度的土层。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的结构一般较差,养分含量较低,植物根系少。但是,心土层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层次,是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

底土层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极少。在耕作土壤中如果底土层质地粘重、紧实,可起到一定保水、保肥作用;如果质地较轻、结构松散,则易于漏水、漏肥。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