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生平

2025-02-19 20:22:218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于禁,184年活跃在沙场,首次由鲍信招募,讨伐黄巾军,后转投王朗部下,以大将身份被曹操赏识,拜军司马。

192年,于禁在攻打徐州期间,攻陷广戚,晋升陷陈都尉。193年,于禁参与攻打吕布,于濮阳破敌二营,再破高雅于须昌,随后围攻张超于雍丘,斩黄巾黄邵,尽降其众,迁升为平虏校尉。

196年,于禁斩杀袁术部下桥蕤等四人于苦,显示其久经善战,沉稳睿智。

197年,于禁随曹操至宛,面对张绣的反叛,他约束部下,且战且退,发现青州兵抢掠后,追讨这些叛徒,虽被诬告,仍坚守军纪。

198年,于禁在穰地破张绣,擒获吕布于下邳。199年,与史涣、曹仁、乐进一同攻破眭固于射犬。

在官渡之战中,于禁力战有功,被封为益寿亭侯,展现了其在混乱中的冷静与领导力。

于禁在建安十一年(206年)征讨昌豨,坚持遵循军纪,斩杀旧友,赢得了曹操的赞赏,被晋升为虎威将军。

于禁的官职在建安廿一年(216年)提升为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彰显了其在曹操麾下的重要地位。

然而,于禁晚年遭遇挫折。219年,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同救援曹仁,因汉水暴涨,于禁随众将登高避水,最终被关羽攻打并俘虏。庞德宁死不降,后被关羽斩首。

于禁在孙权的东吴被贬低,虞翻对他的不满,孙权宴饮时,于禁听到乐曲后伤心流泪,被虞翻指责为装可怜。

曹丕即位后,于禁被召回魏国,但因受到嘲笑,感到羞愧,病情加剧,最终因羞愧离世,儿子于圭继承益寿亭侯的爵位,谥号为厉侯。

扩展资料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